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21-12-21 08:23浏览:
次
哮喘药物可以通过吸入、口服、静脉或外用药贴等方式给药。其中吸入方式,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起效快而全身性副作用低,是哮喘治疗最重要的给药方式。(首次发布时间2018-4-15,本次略作修改)
吸入疗法是哮喘治疗最重要的方法
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利于消除气道炎症;
吸入剂量仅为口服给药的1%左右,全身性副作用少;
吸气动作可将药物输送到支气管,快速起效;
既使是少量被咽下,也可以迅速从体内排出不会造成副作用;
通过联用储雾罐和用药后漱口等,可避免声音嘶哑、口咽真菌感染等局部副作用。
常用的吸入方法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吸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
压力定量气雾剂(如丙酸氟替卡松),可配合储雾罐使用
干粉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雾化吸入
如何选择吸入方法
临床上通常根据年龄选择吸入方法[1]
压力定量气雾剂+储雾罐、雾化吸入适用于所有年龄;
干粉吸入剂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适用于≥4岁儿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适用于≥5岁儿童。
吸入技巧的掌握程度也是选择依据
研究[2]显示15-60岁的哮喘患者使用错误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压力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压力定量气雾剂+储雾罐、雾化吸入。
对于掌握能力差的低年龄哮喘儿童,可以首选雾化吸入;
各种吸入方法均有一定的错误率,使用前进行教育可降低错误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