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部发生的骨折。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与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 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1、护理评估
1.1 受伤史、暴力性质。
1.2 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1.3 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1.4 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2、护理要点
2.1 一般护理
2.1.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1.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2.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2.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2.2.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2.3 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2.4 饮食护理
2.4.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4.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
2.4.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2.5 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6 辩证施护
2.6.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2.6.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2.6.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健康指导
3.1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3.2 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3 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3.4 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