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19 15:34浏览:
次
(一)窦性心律失常
(1)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频率为60~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律。
(2)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律在100~150次/分。
(3)窦性心动过缓:成人窦性心律小于60次/分。
(二)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是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过早发出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如果每一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
(1)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频发房性期前收缩者可感胸闷、心悸。房性期前收缩通常无需治疗。如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维拉帕米、β阻滞剂。
(2)室性期前收缩:又称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QRS波群提前出现,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方向相反。
治疗原则: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利多卡因、美西律、胺碘酮等;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期前收缩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并给予钾盐和苯妥英钠治疗。
(三)颤动
当异位搏动的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范围时,形成的心律称为颤动。可分为心房颤动(房颤)、心室颤动(室颤)。
(1)房颤: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f波出现;RR间隔不规则;QRS波群一般正常。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如风湿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心力衰竭、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治疗原则:急性期应首选电复律治疗。如心率快,且发作时间长,可用洋地黄减慢心室率,维拉帕米、地尔硫?等药物终止房颤。
(2)室颤: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环球网校分享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考点辅导),相当于心室停搏。临床体征: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特征:QRS波群与T波消失,呈完全无规则的波浪状曲线。
治疗原则:室颤可导致心搏骤停,应立即作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同时进行胸外按压及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