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19 15:04浏览:
次
一、静脉输液的常见溶液
(一)晶体溶液: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存留时间短,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纠正体液及电解质平衡失调。
常见的晶体溶液有:①葡萄糖溶液②等电解质溶液(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等)③碱性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乳酸钠溶液、高渗溶液等)
(二)胶体溶液:分子量大,其溶液在血管内存留时间长,能有效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血压。
常见的胶体溶液有:①右旋糖酐溶液②代血浆③血液制品
(三)高营养液:提供热量,补充蛋白质,维持正氮平衡,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常用的高营养液有:复方氨基酸、脂肪乳等。
输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的原则。
补钾原则:不宜过浓、不宜过快、不宜过多,见尿补钾。
二、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1)输液滴速一般成人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穿刺角度以15°~30°角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
(3)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
三、常见输液反应
(一)发热反应: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环球网校分享静脉输液法考点辅导)。常因有输入致热物质;输液过程中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二)急性肺水肿:主要表现有突发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肺部湿罗音,心率快、心率不齐。常因有输液速度过快,心脏负荷过重。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取端坐位,两腿下垂,减轻心脏负担;给与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原因是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以此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三)静脉炎:主要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常因有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处理措施:应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湿敷。
(四)空气栓塞:主要表现有胸骨后疼痛,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心前区听诊有“水泡声”等。常因有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等。处理措施:立即停止输液,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