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19 15:00浏览:
次
一、首先来看一下关于冷疗法和热疗法各自的临床作用:
临床作用 | ||||
冷疗法 | 控制炎症扩散 | 减轻痛苦 |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 降低体温 |
热疗法 | 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 缓解痛苦 | 减轻深部组织出血 | 保暖 |
二、两者各自的禁忌症
1.冷疗的禁忌症: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禁用,对休克、大面积受损、微循环明显障碍的病人,不宜用冷疗。②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病灶 禁用,冷疗可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影响炎症吸收。③对冷过敏的病人禁用,冷疗后可出现皮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现象。④禁忌用冷的部位:a.枕后、耳廓、阴囊处:用冷易引起冻伤;b.心前区:用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律不齐;c.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d.足底:用冷可反射性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还可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收缩。
2.热疗的禁忌症:①急腹症尚未明确诊断之前禁用②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时禁用,因面部危险三角区血管丰富又无静脉瓣,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能使该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导致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使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和败血症。③各种脏器内出血时禁用④.软组织摄伤早期(48小时)禁用,挫伤、扭伤或砸伤等早期,忌用热疗。
三、两者疗法的方式
1.冷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有冰袋或冰囊的使用、冰帽或冰槽的使用、冷湿敷法、乙醇擦拭法和温水擦拭法等。
2.热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有热水袋的使用、红外线灯、湿热敷法、热水坐浴和局部浸泡法等。
四、冷热疗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1)使用冰袋时间必须准确,最长不超过30分钟,如需再使用应间隔60分钟,冰袋使用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
(2)使用冰帽时注意耳廓部冻伤。
(3)如冷敷部位为开放性伤口时,应按无菌原则处理。
(4)乙醇擦拭禁忌擦拭后颈部、心前区、腹部和足底。
(5)对婴幼儿、老年人、昏迷、末梢循环不良、麻醉未清醒、感觉障碍等病人,热水袋的水温应调至50℃以内,并用大毛巾包过,以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皮肤而引起烫伤。
(6)红外线一般灯距为30~50cm,每次照射时间为20~30分钟。
(7)红外线照射面颈部、胸部的病人,应注意保护眼睛。
(8)热水坐浴的水温一般是40~45℃,时间为15~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