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路通畅情况。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各种治疗参数。
3.观察患者的各项压力指标包括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血浆压、血浆入口压等。
(二)操作要点。
血浆置换分为单重血浆置换和双重血浆置换。
1.单重血浆置换。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遵医嘱备齐用物。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置换液及置换方式。
(3)开机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进行管路连接,预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
(4)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报警参数,连接体外循环。
(5)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
(7)置换量达到目标量后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及血浆置换治疗参数和结果。
2.双重血浆置换。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遵医嘱备齐用物。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置换液及置换方式。
(3)开机自检,按照机器指引进行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管路、监控装置安装连接,预冲。
(4)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各种报警参数:如血浆置换目标量、各个泵的流速或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弃浆量和分离血浆比率等。
(5)血浆置换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80~120ml/min,血浆成分分离器的速度为25~30ml/min左右。
(6)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和膜内压变化等。
(7)血浆置换达到目标量之后,进入回收程序,按照机器指引进行回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参数、治疗过程及结果。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如何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汇报。
(四)注意事项。
1.置换中出现低血压,可将分浆速度减慢,加快补浆速度使血压回升,症状不缓解可停止分浆。
2.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及时调整各种参数。
3.血浆等置换液应干式加温,经加温后输入。
4.治疗完毕后测量生命体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30min,下床时动作缓慢勿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