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复苏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产妇妊娠史、羊水性状。
2.评估新生儿Apgar评分。
(二)操作要点。
1.判断新生儿无自主呼吸,将新生儿置于远红外复苏台上保暖,头轻度向后仰,头部处于“鼻吸气位”。
2.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再次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3.快速擦干全身,必要时给予刺激(用手拍打或用手指轻弹新生儿足底或摩擦背部)诱发自主呼吸,如新生儿仍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给予正压通气。
4.选择适宜面罩扣住口鼻,给予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按压频率40~60次/min,氧流量5~10L/min,按压与放松气囊的持续时间比为1:2。
5.经30s气囊面罩正压通气后,如心率<60次/min,开始胸外按压,操作者将一手拇指或食指、中指置于新生儿胸骨体下1/3(两乳头连线下方),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同时进行正压通气,胸外按压与正压呼吸的比例为3∶1(胸外按压90次/min;正压呼吸30次/min)。
6.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30s后应重新评估心率,如心率仍<60次/min,除继续胸外按压外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
(三)注意事项。
1.持续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时间较长时可产生胃充气,可插入新生儿胃管,用20ml注射器抽吸胃内容物及气体。
2.早产儿吸入氧浓度应<40%。
3.注意保暖,动作轻柔,复苏后密切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