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护理医学 > 文章内容

止血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5 08:51浏览:

止血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合作能力。
2.了解判断出血部位、性质、出血量。
3.评估现场适合止血的物品及条件。
(二)操作要点。
1.四肢小动脉、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应采用加压包扎止血法,将无菌敷料加压覆盖于伤口上控制出血,同时抬高患肢以避免因静脉回流受阻而增加出血,观察血供情况。
2.头、面、颈部和四肢的外伤出血应采用按压止血法,将手指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的表浅动脉,用力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
3.四肢大动脉出血或采用加压包扎后不能有效控制的大出血应采用止血带止血法;在伤口的近心端将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加衬垫后进行结扎,上臂结扎止血带在1/2处,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大腿结扎在大腿根处,标记结扎日期、时间和部位。
4.血管断端喷血应采用结扎止血法,用止血钳直接夹闭血管的断端。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止血的目的、方法、操作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
2.指导患者配合的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条件允许前提下,必须使用无菌敷料;在紧急状态下,现场任何清洁而合适的物品都可临时作为止血用物。
2.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法时,敷料要厚,压力要适当,包扎范围应大,若伤口内有碎骨或异物存在时,不得应用此法。
3.止血带松紧度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宜;止血带要做出显著标记(如红色布条),并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结扎时间>1h,应每30min放松1次,每次30~60s;松解时,可用按压法止血。
4.止血带止血法不适用于前臂及小腿部位的止血。在紧急情况下可用绷带、布带等代替,但不应用绳索、电线或铁丝等物代替。
5.按压止血法属于应急措施,应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改用其他止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