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护理医学 > 文章内容

临床技能练习复习资料诊断--(3)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09 21:11浏览:

简述异常肺泡呼吸音的种类和临床意义。
异常肺泡呼吸音的种类和临床意义: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是由于进入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和流速减慢。见于胸廓活动受限,如胸痛;呼吸肌疾病,如重症肌无力;支气管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压迫性肺膨胀不全,如胸腔积液;腹部疾病,如大量腹水。
(2)肺泡呼吸音增强,双侧增强与呼吸运动和通气功能增强有关,见于,如运动,缺氧;机体需氧量增加,如贫血;血液酸度增高,如酸中毒。单侧增强见于一侧胸肺病变引起肺泡呼吸音减弱,而健侧代偿性增强。
(3)呼气音延长,由于下呼吸道部分阻塞、痉挛或狭窄所致,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4)断续性呼吸音,由于肺内局限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进入肺泡引起,又称齿轮样呼吸,见于肺结核和肺炎。
(5)粗糙性呼吸音为支气管粘膜轻度水肿或炎症浸润造成不猾溜或狭窄,使气流进出不畅引起,见于支气管或肺部炎症的早期。
简述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及其常见原因。
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及其常见原因:异常支气管呼吸音是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也称管样呼吸音。其常见原因为(1)肺组织发生实变,(2)肺内大空腔,(3)压迫性肺不张。
左侧和右侧气胸的体征
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移。左侧气胸时,心浊音区变小或叩不出。
肺气肿有哪些基本类型?
全肺或部分肺的空气含量过多伴肺膨大,称为肺气肿。根据发病机理或形态学改变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①急性肺气肿:主要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时;
②慢性肺气肿:按其形态又可分为两型,即小叶中间型和全小叶型,小叶中间型又可有夹泡型、大泡型等改变;
③老年型肺气肿;
④继发性肺气肿;
⑤间质性肺气肿。
肺气肿的体征
视诊 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
触诊 气管居中、双侧语音震颤减弱。
叩诊 两肺过清音,肺下界降低、肺下界移动度减少,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 肺泡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语音共振减弱,心音遥远。代偿性肺气肿并无上述典型表现,仅可见代偿性肺气肿区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语音共振减弱。且常伴有引起代偿性肺气肿的原发病变的体征。
胸腔积液的体征有哪些?
视诊 喜患侧卧,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受限,心尖搏动向键侧移位。
触诊 气管移向健侧,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 积液区为浊音或实音,左侧胸腔积液时心界叩不出、右侧胸腔积液时,心界向左侧移位。
听诊 积液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积液上方可闻及减弱的支气管呼吸音。
简述二尖瓣区杂音的临床意义
二尖瓣区杂音的临床意义:收缩期杂音:(1)功能性杂音,常见于运动、发热、贫血、妊娠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2)相对性杂音,见于左心增大引起的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贫血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等。(3)器质性杂音,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舒张期杂音:(1)器质性杂音,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2)相对性杂音,主要见于较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二尖瓣相对性狭窄,又称Austin Flint杂音。
心房颤抖的听诊特点
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低于心率
奇脉、水冲脉、交替脉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常见与大量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时,
水冲脉:脉搏迅速上升又骤然下降,有如潮水冲涌,故名水冲脉。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可见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动脉导管未闭等。
交替脉: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可能系心肌收缩力弱交替所致。为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
心脏叩诊方法
检查时,如病人取仰卧位,检查者则立于病人右侧,左手叩诊扳指与心缘垂直(与肋间平行)。病人取坐位时,宜保持上半身竖立姿势,呼吸浅而平稳;检查者面对病人而坐,左手叩诊扳指一般与心缘平行(与肋骨垂直),但对消瘦者等也可采取左右叩诊扳指与心缘垂直的手法。宜采取轻(弱)叩诊法,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
心脏叩诊顺序
心脏叩诊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沿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音由清变浊时翻转板指,在板指中点相应的胸壁处用标记笔作一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分别标记。然后叩右界,先沿右锁骨中线,自上而下,叩诊音由清变浊时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一般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上移一个肋间,于第3、第2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并分别作标记。再标出前正中线和左锁骨中线,用直尺测量左右相对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并作记录。
简述二尖瓣狭窄的体征。
二尖瓣面容,儿童期起病者心前区隆起,明显右室肥厚者心尖搏动弥散、左移。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叩诊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腰消失而呈梨形。听诊发现心尖区局限性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递增型杂音,左侧卧位、用力呼气或体力活动后更清晰,拍击性第一心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为肺动脉高压的表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动脉及瓣环扩张,可导致相对性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而出现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有哪些?
视诊 病人颜面苍白,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搏动范围较广。
触诊 心尖部搏动弥散,向左下移位,可呈抬举性。
叩诊 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凹陷,心浊音区呈靴形。
听诊 ①主要体征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递减型叹息样舒张期杂音,沿胸骨左缘下传,可达心尖部,坐位及呼气末屏住呼吸时更清晰。②左室增大时,心尖部可闻及柔和、低调、递增型、舒张早、中期隆隆样杂音,为Austin Flint杂音。③心尖部第一心音及A2减弱;如有主动脉硬化或高血压时A2亢进。
心包积液的体征有哪些?
视诊 病人有呼吸困难,多取坐位,躯体前倾,心尖搏动不明显或消失。大量心包积液可致心前区饱满。
触诊 心尖搏动触不到
叩诊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并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听诊 炎症渗出初期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当渗出液增多,心包摩擦音消失,心音弱而遥远。
此外,大量心包积液时,①可出现颈静脉怒张,深吸气时更明显;②脉压小,脉搏细弱;③可出现奇脉;④左肺下叶可因心包积液的挤压出现肺不张的表现,如左肩胛下区语音震颤增强,叩诊为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称为Ewart征;⑤肝明显肿大,并可伴有腹水、下肢压陷性水肿。
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有哪些?
腹直肌肌腱及腱划、腰椎椎体及骶骨岬、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盲肠
急性腹痛常见的病因?
1. 腹腔器官急性炎症 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2. 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 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3. 脏器扭转或破裂 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4. 腹膜炎症 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 腹腔内血管阻塞 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 腹壁疾病 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 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塞、心绞痛、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
8. 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如腹型过敏性紫癜、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肝脏触诊时应主要描述哪些内容?
大小、质地、边缘和表面状态、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颈静脉反流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方法。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迅速地急救。(1)立即使患者平卧,速以0.1%肾上腺素0.5~1ml皮下或肌肉注射。如心跳已停止,可行静脉或心内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报告医师。(2)呼吸抑制时,首先口对口人工呼吸,给氧,并用尼可刹米与咖啡因交替注射,至病情好转。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可行气管切开。(3)立即静脉输液,滴入氢化可的松,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4)针刺人中、内关、十宣、涌泉,耳针刺交感,可提升血压。(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变化,注意保暖,并作记录。
青霉素过敏实验阳性的体征
(1)速发反映:①局部反应:皮丘隆起、红肿、发硬,有伪足或丘疹直径超过1cm。②全身反应:轻者可出现荨麻疹、腹痛、头晕,少数患者于注射后数秒或几分钟内可发生过敏休克,先发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率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2)延迟反应:个别患者过敏实验虽为阴性,但在注射药物后数小时甚至数目内还可发生过敏反应,常为发热、皮疹或过敏性休克。因此事前要做好急救预备,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异常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