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护理医学 > 文章内容

天疱疮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4-22 09:00浏览: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表皮内疱性平凡病,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可分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


  一、主要临床表现


  1、寻常型天疱疮 全身泛发性松弛性,以头面、颈、胸背、腋下、腹股沟多见。60%患者有粘膜损害,多见于口腔、眼、肛门、鼻、外阴等处。


  2、增值型天疱疮 皮损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初起同寻常型,破溃后形成糜烂或乳头状皲样增生,因渗出覆盖有厚痂,有恶臭。


  3、落叶型天疱疮 皮损好发于头面、躯干、起出为疱破渗出形成黄褐色,由腻性叶状结痂,有腥臭、口腔粘膜损害轻、少见。


  4、红斑型天疱疮 损害好发于头部、面颊、鼻、两颊、耳廓,有时胸背部、腋窝腹股沟也可被侵犯,很少累及口腔和四肢、皮损为散在红斑,上有松弛性大疱。


  二、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


  2、皮质激素。


  3、免疫抑制剂。


  4、血浆交换疗法。


  5、中医中药。


  6、局部治疗。


  三、护理重点


  1、按皮肤科一般常规护理。


  2、全身糜烂面广泛时,应按重病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平凡清洁,保持敷料及内衣的干净平整,局部可行红外线照射。大面积换药时,室温应保持在28~30℃,定是翻身,防止并发症发生。


  3、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饮食。


  4、口腔护理,4次/日。


  5、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定时测量血压。


  6、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血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