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护理医学 > 文章内容

社区护理学思考题(二)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3-05 11:56浏览:

 第六章 社区妇女健康保健与护理
  一、思考题
  1.何谓围婚期妇女保健?围婚期妇女保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目的是什么?
  2.简述孕期妇女保健的主要内容。
  3.简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预防措施。
  4.何谓产褥期?产褥期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孕期生理卫生指导包括哪些内容?
  6.避孕原理是什么?药物避孕方法是如何达到避孕的目的的?
  7.简述孕期自我监护方法。
  8.孕晚期的指导要点是什么?
  二、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围婚期妇女保健是结婚前后为保障婚配双方及其下一代健康所进行的保健服务。
  内容包括配偶的选择与婚前检查、最佳生育年龄与受孕时机、计划生育及家庭成员的适应。
  目的是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
  2.答:
  1)产前检查与产前健康教育
  2)孕期卫生指导
  3)孕期用药与性生活指导
  4)孕期自我监护方法指导
  5)孕期营养指导
  6)孕晚期的指导
  7)孕期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护理
  3.答:
  1)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高征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护能力。
  2)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得到治疗。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人。
  4)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保持心情愉快。
  4.答:产褥期是母亲除乳房外,身体各器官自身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约六周时间。
  主要内容:
  1)全身情况了解一般情况,精神,睡眠,饮食及大小便等
  2)乳房的检查检查。
  3)生殖器官的检查
  5.答:
  1)个人卫生与衣着
  2)运动、休息与工作
  3)口腔卫生保健
  4)乳房护理
  6.答:避孕原理是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抑制排卵、改变宫腔内的环境使其不适于受精卵的植人和发育。
  药物避孕方法是通过药物抑制下丘脑释放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使垂体分泌FSH和LH减少,从而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性状,不利于精子穿透;改变子宫内膜形态与功能,不适于受精卵着床以达到避孕的目的。有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和缓释系统避孕药等。
  7.答:监护的方法是自妊娠30周开始,每日数3次,每次数1小时,静坐或侧卧,注意力集中,每次胎动均记录,每日三次的胎动次数的总和乘4(即12小时的胎动次数),如在30次以上,反映胎儿情况良好;如不足30次或继续减少,多有宫内缺氧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采取措施。指导家属掌握听胎心的方法,每日定时听胎心并记录,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过快或过慢均属异常,交随时到医院就诊。
  8.答:
  1)确定分娩地点,分娩地点的确定是产妇获得良好照护的先决条件。
  2)识别产兆,先兆临产的症状有假临产、胎儿下降感和见红。
  3)分娩的准备依据三个重要的前提:①孕妇在出现阵痛前已接受过子宫收缩时的呼吸运动训练,可减轻阵痛之不适。②如果子宫收缩时能够使腹部保持放松,阵痛之不适便可减少。③疼痛可借分散注意力的技巧而得到改善。
  第七章 亚健康人和中年人的健康保健与护理
  一、思考题
  1.亚健康定义?以WHO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分哪几类?
  2.简述亚健康的形成因素。
  3.简述亚健康人的心理保健指导内容。
  4.如何实施对中年人的保健指导?
  5.简述中年人定期检查的项目及其意义。
  6.亚健康状态由哪四大要素构成?
  7.简述中年人的心理特点。
  二、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亚健康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的一种非健康也非疾病的中间状态。
  1)躯体亚健康
  2)心理亚健康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4)道德亚健康
  2.答:1)理化因素;2)营养因素;3)生物学致病因素;4)内分泌因素5)躯体因素;6)行为因素;7)精神因素;8)社会因素9)身心处于超负荷状态
  3.答:
  1)提高心理素质,消除心理危机;
  2)调节不良心态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是健康行为的重要环节;
  3)培养健康心理健康
  4)心理调节法,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变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绪障碍,解决其心理上的矛盾。
  4.答:
  1)合理膳食,适当的能量摄取;
  2)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3)合理的运动
  4)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5)学会应对压力
  6)坚持定期健康体检
  5.答:
  1)血压测量:血压值较高者常与原发性高血压、脑中风、动脉硬化有关;
  2)查眼底:白内障、原发性青光眼发病常在中年期;脑动脉硬化能从眼底反映出
  来;
  3)尿化验: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病、糖尿病;
  4)血脂检测:血脂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5)心电图: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
  6)胸X线透视:可以早期发现有无肺部疾病;
  7)大便隐血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胃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8)肛门指检: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的病变,发现直肠癌。
  9)妇科检查:普查妇科疾病
  10)防癌检查
  6.答:
  1)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
  2)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
  3)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
  4)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7.答:
  1)智力发展成熟善于联想,善于分析并作出理智的判断,有独立的见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挥创造力、事业上多出成果的阶段。
  2)情绪趋于稳定遇事冷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3)意志坚定中年人的自我意识明确,善于决定自己的言行,在调节个人活动方面更为自觉和妥当,以利于困难的克服和目的的实现。
  4)个性稳定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助于其排除干扰,坚定信念,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并顺利完成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中年人心理上的总特点是成熟稳重,社会容忍力较强。
  第八章 社区老年人健康保健与护理
  一、思考题
  1.简述老年人主要心理特征。
  2.老年人的主要生活事件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4.老年人坚持锻炼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5.老年人的安全防护内容有哪些?
  6.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的体制主要有哪些?
  7.《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是哪年通过的?强调的内容是什么?
  8.简述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老年人健身的五项指导原则。
  二、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
  1)孤独心理
  2)怀旧心理
  3)忧虑多疑
  4)牵挂心理
  5)性需求心理
  2.答:
  1)丧偶
  2)再婚
  3)丧子(女)
  4)家庭不和睦
  5)经济困窘
  3.答:
  1)患病率高
  2)不能全面正确提供病史
  3)疾病不易被发觉
  4)疾病的并存性
  5)发病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
  6)易发生意识障碍
  7)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8)身心后遗症发病率高
  4.答:
  1)行走不宜过快
  2)转头活动不宜过快
  3)运动量不宜过大
  4)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
  5)自我监测运动强度
  5.答:
  1)跌倒的防护
  2)防呛防噎
  3)防止坠床
  4)注意用药安全
  5)防止交又感染
  6.答:
  1)所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大部分其他所有制成份的企业都已纳人社会养老保险。
  2)大部分的事业、行政单位仍然沿袭原有的退休金制度。
  3)没有正式工作或没有工作的老年人未加入社会健康保险,生活主要依靠退休配偶的工资或由子女抚养。
  7.答:是1991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
  《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的内容是老年人的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
  8.答:
  1)应特别重视有助于心血管健康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慢跑等。
  2)应重视重量训练。适度的重量训练对减缓骨质丢失、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均有重要作用。
  3)注意维持体内运动的“平衡”。
  4)高龄老年人和体质衰弱者应参加运动。应选择副作用小的运动,如慢走、游泳等。
  5)关注与锻炼相关的心理因素。
  第九章 社区慢性病病人的保健与护理
  一、思考题
  1.慢性病有哪些的特征?
  2.简述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慢性病对病人本身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4.慢性病病人服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5.慢性病病人参加体育锻炼应掌握的原则是什么?
  6.何谓自我护理?慢性病病人的自我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7.减少和防止意外发生,慢性病病人应如何注意轻松安全的做家务?
  8.慢性病病人的常见心理反应有哪些?
  二、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
  1)病因复杂、潜伏期与患病时间长
  2)在发病初期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
  3)具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而不易治愈
  4)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
  2.答:常见慢性病危险因素有
  1)不良生活习惯
  2)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3)个人的遗传和生物以及家庭因素
  4)精神心理因素
  3.答:1)对生理功能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2)对心理方面的影响
  3)对工作职业的带来影响
  4)对社交活动的带来影响
  4.答:1)服药与饮水任何口服药物无论是片剂、胶囊、丸剂等,都要溶解于水中才易于吸收产生药效。
  2))注意某些抗酸药物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增强药物的毒性作用。
  3)服药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不合理也会对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4)注意某些口服药物与食物的关系
  5.答:
  1)在参加体育锻炼前,要进行体格检查。
  2)在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时,必须根据自己身体情况、体查结果、锻炼基础等而区别对待。
  3)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锻炼的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使身体逐渐适应。
  4)坚持持之以恒的锻炼,恢复和提高自理能力。
  5)在医务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锻炼。
  6.答:自我护理——是指个体在稳定或变化后的环境中为维持生命,增进健康与幸福,确保自身功能健全和发展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
  自我护理内容:
  1)服药
  2)运动锻炼
  3)慢性病病人的就诊指导
  4)慢性病病人资源利用的指导
  7.答:
  1)正确姿势
  2)关节保护
  3)节省体力
  4)量力而为
  5)妥善安排:外出购物时要预先列出清单,做家务前要预先计划妥当。
  6)减少压力
  8.答:由于慢性病迁延难愈,给家庭成员带来不少麻烦,使得慢性病病人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甚至悲观、绝望庆世心理。慢性病病人的心理反应,因其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心理社会环境及个体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常见类型有:
  1)自怨自艾型
  2)怨天尤人型
  3)服从依赖型
  第十章 社区残疾人和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护理
  一、思考题
  1.何谓社区康复护理?社区康复护理的对象有哪些?
  2.什么是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社区心理精神卫生保健目的是什么?
  3.简述社区康复护理常用的方法。
  4.社区残疾人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具体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5.社区精神障碍者康复护理内容主要有哪些?
  6.社区康复护理的工作内容
  7.轮椅处方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哪些?
  8.精神障碍者的家庭管理意义是什么?
  二、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社区康复护理将现代整体护理融入社区,在社区层次上,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即残疾者家属、义务工作者和所在社区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和社会服务等部门的合作,对社区伤残者进行的护理。
  护理对象:1)残疾者;2)老年体弱者;3)慢性病患者。
  2.答:社区精神卫生保健是以社区为服务单位,以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针对社区群体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组织性与系统性的心理卫生服务,利用精神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知识,为社区群体和需要人群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心理卫生服务。
  社区心理精神卫生保健目的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的心理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协助社区群体解决生活等问题,增进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防治与康复,提高社区人群的生活质量。
  3.答:
  1)观察与沟通
  2)纠正残疾者的姿势
  3)学习和掌握有关功能训练技术
  4)日常生活训练
  5)心理护理
  4.答:
  1)饮食训练如进餐的体位训练、抓握餐具训练、进食动作训练、咀嚼和吞咽训练。
  2)更衣训练包括穿脱衣服、鞋袜等训练。
  3)个人卫生训练
  4)床上运动训练
  5)移动训练如立位移动、扶持行走、独立行走、拐杖行走、上下楼梯训练等。
  6)轮椅训练
  5.答:
  1)心理护理
  2)安全管理
  3)用药指导
  4)睡眠护理
  5)帮助病人自我护理和回归社会
  6.答:
  1)预防残疾的发生
  2)进行社区残疾者的普查
  3)康复训练
  4)教育康复
  5)职业康复
  6)社会康复
  7)独立生活指导
  7.答:
  1)座位宽度:轮椅宽度是两臂或两侧股骨大转子之间的最大距离加上5cmo;
  2)座位深度:座位深度是后臀部至小腿胖肠肌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5~7cm。
  3)座位高度:座位高度为足跟至胭窝的距离加上5cm。
  4)靠背高度现代轮椅的背高要求尽可能低,为坐面至腋窝的距离减去10cm,但颈椎高位损伤者,应选用高靠背,距离为坐面至肩部的距离。
  8.答:家庭可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病人可与家人团聚,得到亲人的照顾,享受到家庭的温暖;病人在家庭,可广泛地接触社会和现实生活,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手工艺活动等,密切与周围环境接触,可改善精神状态,从而避免因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而引起的精神衰退。社区护士定期随访以及家人的监督,利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