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肠内营养
2.肠外营养
3.外科感染
4.疖
5.痈
6.急性蜂窝组织炎
7.脓性指头炎
8.脓毒症
9.菌血症
10.破伤风
二、填空题
1.营养不良可由 、 引起。
2.肠内营养投给方法有 、 和 。
3.为防止肠内营养液污染,每日配制液应以 ml为单位分装,置于 冰箱保存,每个单位输注的时间一般为 小时。
4.外科感染的结局有 、 、 和 。
5.破伤风被动免疫常用的药物是 。
6.急性蜂窝组织炎的致病菌是 。
7.脓性脂头炎强调早期切开引流,可避免发生 和 。
8.破伤风的潜伏期平均为 日。破伤风杆菌可产生 毒素和 毒素,临床症状是由 毒素引起。
9.破伤风的治疗原则是 、 、 和 。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营养基质不被人体所吸收的是
A.无机盐
B.水
C.纤维素
D.微量元素
E.糖类
2.以下为人体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E.无机盐
3.关于人体各种营养基质的作用,以下错误的是
A.糖类及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B.微量元素是酶和某些激素的主要成份
C.维生素是器官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
D.纤维素为促进肠蠕动所必需
E.水分组成体内各种液体
4.锁骨下静脉穿刺后,病人出现气急、发绀、呼吸音减弱,以下最可能的原因是
A.导管堵塞
B.肺炎
C.导管感染
D.气胸
E.输液过快
5.关于静脉营养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以下最严重的是
A.空气栓塞
B.气胸
C.静脉炎
D.心脏壁穿破
E.胸导管损伤
5.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脓液的性状是
A.稀薄、淡红色
B.黄色、稠厚、无臭
C.淡绿色、腥臭味
D.稠厚、臭味
E.稀薄、无臭
6.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的最大危害是
A.易引起唇痈
B.易引起面部蜂窝组织炎
C.易引起颅内海绵状静脉窦炎
D.易侵犯上颌窦
E.溃疡后影响面容
7.关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下正确的是
A.能产生透明质酸酶
B.脓液稠厚黄色
C.炎症不易向周围扩散
D.常引起脓肿
E.属于厌氧菌
8.深部脓肿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穿刺抽出脓液
B.局部深压痛
C.有波动感
D.功能障碍
E.高热
9.关于破伤风病人的护理,以下错误的是
A.为减少刺激不需专人护理
B.升高床栏,防止坠床
C.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D.床边备吸引器
E.在病人齿间放置一小卷纱布
10.容易形成局限性脓肿的致病菌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大肠埃希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白色葡萄球菌
11.脓血症特有的临床表现是
A.早期出现休克
B.中毒症状明显
C.病程短死亡率高
D.不断出现转移性脓肿
E.寒战高热
12.面部较大的疖已形成脓肿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A.切开排脓
B.局部热敷
C.应用抗生素
D.让其自行破溃排脓
E.用力挤压使之破溃排脓
13.脓性指头切开引流时,切口应为
A.掌面横切
B.掌面纵切
C.侧面横切
D.侧面纵切
E.鱼口形切口
14.下列哪项不属于特异性感染
A.放线菌病
B.丹毒
C.气性坏疽
D.骨结核
E.破伤风
15.破伤风病人行人工冬眠的目的是
A.抑制破伤风杆菌生长
B.减少毒素产生
C.降低基础代谢,减少热量消耗
D.改善组织的缺氧状态
E.控制和解除痉挛
16.选择抗生素最理想的根据是
A.细菌种类
B.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C.脓液的性状
D.药物的抗菌谱
E.根据病情
17.脓液有恶臭味的致病菌是
A.变形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大肠埃希菌
(二)多项选择题
1.全胃肠外营养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有
A.空气栓塞
B.导管栓子
C.静脉血栓形成
D.气胸、血胸
E.低血糖症
2.关于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以下正确的是
A.当日使用当日配制
B.严格无菌操作
C.避免电解质与脂肪乳剂直接接触
D.置于-4℃冰箱内保存
E.使用前1~2小时取出置于室温下
3.关于全胃肠外营养置管后护理,以下正确的是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与置管有关的并发症
B.穿刺点每日换药1~2次
C.按计划恒速输入营养液
D.每周更换一次输液管
E.静脉置管不得用于抽血、输血、给药
4.气性坏疽病人的处理原则是
A.紧急手术,彻底清创
B.紧急手术截肢
C.高压氧疗法
D.大剂量使用抗生素
E.全身支持疗法
5.外科感染的结局主要取决于
A.病人年龄
B.病人性别
C.细菌毒力
D.感染途径
E.人体抵抗力
四、问答题
1.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做好哪些方面的护理?
2.全胃肠外营养病人的监测内容有哪些?
3.试述破伤风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内容。
4.简述败血症和脓血症的护理要点。
5.为什么危险三角区的感染灶要避免挤压?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蛋白质摄入不足 热量摄入不足
2.一次投给 间歇滴注 连续滴注
3.500 4℃ 4~6
4.炎症完全吸收消退 局限化形成脓肿 转为慢性感染 全身性扩散
5.TAT
6.溶血性链球菌
7.指骨坏死 指骨髓炎
8.6~12日痉挛 溶血 痉挛
9.消除毒素来源 中和游离毒素 控制痉挛 防治并发症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A 6.C 7.A 8.A 9.A 10.D
11.D 12.A 13.D 14.B 15.E 16.B 17.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E 3.ABCE 4.ACDE 5.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