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水中毒
2.高渗性脱水
3.等渗性脱水
4.低钾血症
5.低钙血症
6.代谢性酸中毒
7.呼吸性碱中毒
8.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二、填空题
1.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 ,抗利尿激素分泌 ,故尿量 ,尿比重 。
2.静脉补钾时应注意:一般每日补充4~8g,浓度不超过 ,速度不超过 滴/分,尿量在ml/h以上。
3.对于急性低血钙病人,可用 10ml缓慢静推。
4.当[HCO3-]/[H2CO3]为 时,血浆的pH值=7.4。
5.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是通过 来调节血中碳酸的浓度。
6.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排泌 ,重吸收 ,并保留 ,维持血浆碳酸氢盐的适当浓度。
7.可用于纠正酸中毒的三种碱性溶液是: 、 和 。
8.对体液不足病人补液时,定量(估算补液量)应包括 、 和 。
9.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 休克、 休克和 休克。
10.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 L/分。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人对水的日需量一般为
A.500~1000ml
B.1000~1500ml
C.1500~2000ml
D.1500~2500ml
E.2500~3000ml
2.成人对钠的日需量相当于0.9%的氯化钠溶液
A.200ml
B.300ml
C.400ml
D.500ml
E.600ml
3.以下不引起高渗性脱水的是
A.高热
B.大汗
C.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
D.食管癌吞咽困难
E.急性腹膜炎
4.高渗性脱水最早的临床表现是
A.口渴
B.尿少
C.血压下降
D.狂躁
E.眼眶凹下
5.中度脱水时,失水量相当于体重的
A.1%~2%
B.2%~4%
C.3%~5%
D.4%~6%
E.6%以上
6.中度缺钠相当于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
A.0.25g
B.0.25~0.5g
C.0.5~0.75g
D.0.75~1.0g
E.1.0~1.25g
7.以下与低钾血症原因无关的是
A.禁饮食
B.急性肾衰竭少尿期
C.长期使用利尿剂
D.频繁呕吐
E.静脉输入大量葡萄+胰岛素
8.以下与低钾血症表现不符的是
A.肌肉无力
B.腹胀
C.心率缓慢
D.心室纤颤
E.心电图出现U波
9.以下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是
A.急性肾衰竭
B.幽门梗阻伴呕吐
C.急性腹膜炎
D.长期禁食
E.休克
10.代谢性酸中毒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A.呼吸深而快,伴有酮味
B.呼吸浅而慢
C.心律加快,血压下降
D.疲乏无力
E.尿量减少
11.体温每升高1℃,每公斤体重应增加补液量
A.1~3ml
B.3~5ml
C.5~7ml
D.7~9ml
E.9~11ml
12.关于休克病人的护理,以下不正确的是
A.常规给氧
B.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
C.观察生命体征
D.记录出入量
E.常规给予血管收缩剂
(二)多项选择题
1.外科最常见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是
A.等渗性脱水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
E.低钾血症
2.以下适用于高渗性脱水的是
A.5%葡萄糖溶液
B.0.9%氯化钠溶液
C.0.45%氯化钠溶液
D.平衡盐溶液
E.低分子右旋醣酐
3.关于脱水病人护理,以下正确的是
A.准确记录出入量
B.观察生命体征
C.观察皮肤干湿度和弹性
D.观察尿量和尿比重
E.观察意识状况
4.休克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
A.微循环变化
B.血压脉搏变化
C.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D.肾功能变化
E.体液代谢变化
5.大面积烧伤创面渗液引起的休克是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失液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6.休克病人可采取的卧位是
A.半坐卧位
B.头高斜坡卧位
C.平卧位
D.头低双下肢抬高卧位
E.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10°~30°卧位
7.休克病人出现以下情况哪些提示病情恶化
A.精神紧张转为反应迟钝
B.面色发绀转为红润
C.尿少转为尿量在30ml/分以上
D.呼吸增快转为呼吸困难
E.血压上升,脉搏减慢
四、问答题
1.护理体液不足病人时,应连续动态观察哪些内容?
2.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3.如何从临床表现上区别休克代偿期和抑制期?
4.休克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有哪些?护理措施是什么?
五、病例分析
病人,男,47岁,体重70kg。因急性肠梗阻3日入院。张医生作出如下诊断:急性肠梗阻;等渗性脱水(中度)、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运用学过的知识,为该病人拟定一个当日补液计划(即定量、定性、定时)。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增高 增多 减少 升高
2.3 80 30
3.10%葡萄糖酸钙
4.20/1
5.控制呼出CO2的量
6.H+ Na+ HCO3—
7.碳酸氢钠溶液 乳酸钠溶液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8.日需量 已丧失量 继续丧失量
9.创伤性 失血性 失液性
10.6~8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E 4.A 5.D 6.C 7.B 8.C 9.B 10.A 11.B 12.E
(二)多项选择题
1.ADE 2.AC 3.ABCDE 4.ACE 5.AC 6.CE 7.AD
五、病例分析
1.定量和定性:①日需量:补水量按30ml/kg,给5%葡萄糖溶液2000ml。补钠量,按4~5g/d,给0.9%氯化钠溶液500ml。补钾量,按3~4g/d,给10%氯化钾溶液30ml。②已丧失量:等渗性脱水,按失水量为体重4%~6%,约4000ml,当日补充估算量1/2,给0.9%氯化钠溶液2000ml;存在酸中毒,一般在脱水纠正以后自行代偿,可暂不补充碱性液;存在低钾血症,可再给10%氯化钾溶液20ml。③继续丢失量:无。故当日补液总量为4550ml(其中10%葡萄糖溶液2000ml,0.9%氯化钠溶液2500ml,10%氯化钾溶液50ml)。
2.定时:按照先快后慢的原则,第一个8小时补充上述估算量的一半(2250ml),头2~3小时可补充第一个8个小时补液量的一半(1125ml),其余(2250ml)在后两个8小时内输入。但10%氯化钾溶液必需在尿量超过30ml/h以上,才可加入液体中静点,每1000ml液体最多加入30ml,滴速不可超过80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