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护理医学 > 文章内容

内科护理学——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0-02-26 20:17浏览:

第一节 概 述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生理功能、血液病的分类。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教学具体内容】
1.血液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关系:自学
2.血液病的分类。
3.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难点:血细胞的产生。
重点:血液系统的外周血象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体征的护理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病因。
2.理解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评估。
3.掌握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体征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教学具体内容】
1.出血或出血倾向:概念、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出血倾向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2.发热:继发感染的部位、伴随症状等护理评估内容、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
难点:出血或出血倾向的发病机制。
重点:上述常见症状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第三节 贫血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贫血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2.理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及诊治要点。
3.掌握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依据、口服铁剂的护理。
4.了解再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掌握再障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诊断和治疗要点。
6.掌握再障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7.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
一、概述:
1.概念;血红蛋白测定的诊断标准。
2.病因与发病机理、分类。
3.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治要点。
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
二、缺铁性贫血
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铁的代谢:铁的分布、来源和吸收、转运和利用、储存及排泄。
3.病因与发病机理:铁的需要量增加、丢失过多、吸收不良。
4.临床表现:原发病表现、贫血表现、缺铁表现。
5.实验室及其检查:外周血象、骨髓象、铁生化检查。
6.疗要点:病因治疗、口服铁剂治疗。
6.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饮食护理、铁剂治疗的配合和护理。
7.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教育、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分类。
2.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学说。
3.临床表现:重型、非重型再障的区别。
4.实验室检查:血象、网织红细胞、骨髓象特点
5.诊断要点。
6.治疗要点:支持疗法、针对不同发病机制的治疗。
7.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有感然的危险、活动无耐力。
8.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教育、自我病情监测、生活指导等。
难点:贫血的发病机制。
重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尤其是铁剂的用药护理。
第四节 出血性疾病
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ITP的概念;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2.理解ITP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及治疗要点。
3.掌握ITP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
4.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
1.概述:概念,发病情况。
2.病因与发病机理:感染、免疫因素、肝脾与骨髓因素。
3.临床表现:急性型、慢性型。
4.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的改变
5.诊断要点;与过敏性紫癜鉴别。
6.治疗要点:激素是首选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
7.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有损伤的危险-出血。
8.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教育、避免诱发或加重出血、治疗配合指导、自我监测等。
难点: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重点:TIP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注意颅内出血的观察及防治要点。???
第五节 白血病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白血病的定义、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
2.掌握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理解血象、骨髓象和诊断要点。
3.理解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常用化疗方案,掌握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处理。
4.掌握急性白血病的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尤其是感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病情观察要点、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并结合典型病例制定完整护理计划。
5.理解健康指导。
【教学具体内容】
1.概述:概念、分类、病因与发病机制。
2.急性白血病:
(1)分类:急淋、急非淋。
(2)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器官和组织浸润。
(3)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特点及诊断要点。
(4)治疗要点:对症支持治疗、化疗方案。
(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护理措施及依据:感染、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注意颅内出血的观察及防治要点、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
(5)健康指导:疾病预防、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
3.慢性白血病:以自学为主。
难点: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重点:急性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特别是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处理。
第九节 骨髓穿刺术
【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骨髓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术中配合
【教学具体内容】
1.骨髓穿术的目的、用物准备。
2.操作过程示教。 3.护理:示教术前准备事项,示教操作整个过程中护士应如何配合,以及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