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平生都要承受产后风...
产后风虚劳损 《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一:夫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若久不平复,若久不瘥,风冷入于子脏,则胞脏冷,亦使无子,谓之风虚劳损也。 【症状】多见羸瘦,不思饮食,四肢...
(1)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它在临床症状是,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好着衣,严重的病人夏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它难治的一个原因是:妇女在月子里100...
风寒束肺:喘促,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清稀色白,初起多兼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紧。 风热犯肺:喘急烦闷,伴有咳嗽,咯痰黄稠,或见发热,汗出恶风,口渴,胸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痰浊阻肺:喘促气粗,痰声漉漉,...
产后喘急有二∶乃一以阴虚之极,一以寒邪在肺。盖产后既以大虚,焉得气实而喘?若肺无寒邪而见喘促者,此以血去阴虚,孤阳无主,故气穷短促而浮脱于上,此实肝肾不接,无根将脱之兆,最为危候。 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正此类也。惟贞元饮为治此之神剂...
1.本病多因产后饮食失节,情志不和等因素导致食积于胃,牌运失职或肝气横逆犯胃侮脾所致。故产后应注意生活起居的调摄。 2.产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食品要新鲜。忌食辛辣肥甘,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进食要细嚼慢咽,少食多餐。 3.注意冷暖,精...
熟地(七、八钱甚者一、二两) 炙甘草(一至三钱) 当归(二、三钱)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如兼呕恶或恶寒者,加煨姜三、五片。如气虚脉微至极者,急加人参随宜。如肝肾阴虚,手足厥冷,加肉桂一钱。 大补元煎(见血热经早) 理阴煎(见血寒经迟) 金水六君煎(见《新...
1.食积碍胃 新产后脾胃功能未复,饮食失节,食积于胃;或过食油腻肥甘之品,导致胃纳呆滞,脾运失职。 2.肝郁伤食 平素脾胃失健,产后脏腑功能不足,肝失疏泄,肝气横逆犯胃,脾这更弱,食入不化。 3.脾虚伤食 素有脾胃宿疾,产后脾气更虚,运化无力,食入不...
1.食积得冒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积实导滞丸加减。 枳实12克 川朴9克 六曲12克 山楂9克莱菔子12克 炒白术12克 泽泻9克 全瓜蒌15克(打)陈皮6克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3克(后下); 苔黄腻者,加黄芩10克、鸡内金10克。 2.肝郁伤食治法:疏肝消食。 方药:...
产妇盗汗不止,遂致废寐神思疲甚,口干引饮,余谓血虚有热。产后营阴素弱,又加产时失血过多,阴血更虚,阴虚内热,阳浮不敛,迫汗外泄,而致盗汗。临床表现为潮热盗汗,醒后即止,虚烦少寐,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渴不思饮,腰膝酸软,舌红少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