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妊娠期肝血肿及破裂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5-04 15:26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妊高征是肝脏血肿和破裂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兆子痫、子痫、HELLP综合征等。另外肝脏肿瘤、肝脏脓肿、急性脂肪肝、外伤等亦可引起肝脏血肿及破裂。Henny等综合了到1983年文献报道的73例肝血肿破裂的病例,82%的病例为经产妇,平均年龄为31.7岁(21~46岁);极少数为初产妇、年龄小,无典型的先兆子痫,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经产妇与初产妇的比例为10∶1。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妊娠晚期、足月妊娠或分娩后短时间内;极少发生在妊娠早中期。Sibai等报道了442例HELLP综合征的病例,发现肝破裂的发病率为1%,表明HELLP是肝破裂的高危人群。

  (二)发病机制

  妊娠期肝脏血肿及破裂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尸体解剖表明往往伴有肝脏纤维化、肝细胞坏死、肝实质出血以及血管内凝血等表现。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肝脏纤维化使血管增生,血管破裂,导致肝内出血,组织破裂,肝包膜下血肿形成,进一步贯穿肝纤维囊,引起腹腔积血、腹膜炎、甚至死亡。肝实质出血导致肝包膜血肿的机制与外伤性肝破裂不同。在外伤引起的肝破裂中破裂先于出血。由于肝脏的组织病理改变类似于重度先兆子痫,有人认为可能是肝脏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导致肝细胞坏死、内皮损伤以及肝实质出血。

  肝脏破裂往往发生在肝右叶的下端。虽然肝实质出血可以发生在整个肝脏,但74%的血肿发生在肝右叶的前壁,仅11%被证实发生在左叶,还有15%部位不明。在有肝包膜下血肿存在的情况下,呕吐、分娩以及患者搬动等轻微的腹压增加均可使血肿破裂。

【症状】

  1.妊娠期肝被膜下血肿破裂 发生于严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肝脏损害者。病人有右上腹部胀痛、肝区压痛及反跳痛。随着病情进展,由于肝被膜的过度伸展,肝韧带的牵引,被膜破裂和出血的刺激,腹痛加剧,并伴有右肩部放射性痛及腹腔内出血,有急性失血症状和体征。文献报道本病有发生于产后或剖宫产后者,故对有发病因素的孕妇,分娩后也应继续观察,防止漏诊。

  2.肝癌破裂出血 病人有合并肝癌病史,有的病人曾被认为患有肝炎或肝硬化,也有不少病人既往无任何自觉症状而突然肝破裂出血。小的破裂右上腹部轻微疼痛,较局限,常被大网膜包裹而自然止血,疼痛缓解。若破口较大,出血多时,则发病急剧,症状危重。病人有突发右上腹部剧痛,伴腹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脉快,终至休克。腹部检查有明显压痛,腹膜刺激征及移动性浊音等。病情往往发展迅速,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不能确诊的肝脏血肿及破裂,在许多情况下往往经剖腹探查后才能确诊。但是早期怀疑,及时检查可以争取在肝包膜血肿破裂前诊断,对于及时有效的处理很有帮助。

  当妊娠晚期孕妇同时具备重度妊高征、右上腹疼痛和急性血压降低3种症状时,临床可高度怀疑肝脏血肿破裂,有剖腹探查的指征。另一种情况是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非子宫来源的腹腔内出血,应考虑有肝破裂的可能,需要行全面的腹腔探查。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妊高征孕妇中肝酶升高以及血小板降低提示肝脏血肿的危险性增加,但并不表示肝脏血肿的存在。

  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B超检查见肝区占位性病变及肝包膜下血肿或液性暗区即可明确诊断。必要时CT扫描可见肝包膜下边缘完整的新月形或透镜状低密度积液区。

【鉴别】

  肝脏血肿及破裂是产科急腹症的一种,要与子宫破裂、卵巢囊肿扭转、重症肝炎、胰腺炎、胃肠炎、心肌梗死、肺栓塞、泌尿系统疾病等鉴别。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有肝、肾功能衰竭,DIC,呼吸窘迫综合征,胸腔积液,膈下感染以及手术后再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