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5-04 15:26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近年来研究表明,胆道疾病最为多见,约占50%,其中胆石症占67%~100%。其他原因可能与妊娠剧吐、增大的子宫机械性压迫致胰管内压增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胰腺血管长期痉挛、感染、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诱发高钙血症、噻嗪类利尿药及四环素等药物的应用、酒精中毒等有关。加之妊娠期神经内分泌的影响,胆道平滑肌松弛,Oddis括约肌痉挛,胰液反流入胰管,胰酶原被激活,胰液分泌增多,胰管内压力增高,胰组织发生出血水肿,更易导致胰腺炎的发生。妊娠期脂质代谢异常,三酰甘油升高,血清脂质颗粒栓塞胰腺血管,可造成急性胰腺炎,引起不良后果。

  (二)发病机制

  妊娠期由于体内内分泌的变化,消化系统发生了解剖及生理学的改变:①妊娠期胆囊容积增大,张力减弱,胆汁淤积浓缩,胆固醇浓度增高,胆盐的可溶性改变成为了胆囊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②受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肠道吸收脂肪的能力增强导致高血脂症,在暴饮暴食后,高脂高蛋白饮食使胆汁及胰液分泌增加,但由于增大的子宫(特别在妊娠晚期)机械性压迫了胆管及胰管而使胆汁及胰液排出受阻,并可与肠液沿胰管逆流进入胰腺,从而激活胰蛋白酶原变成胰蛋白酶,胰腺在各种病因作用下,自身防御机制受破坏而使胰腺自溶,胰管内压力增高,胰腺组织充血、水肿、渗出。③体内胎盘生乳素等激增,使血清中三酰甘油降解,释出大量游离脂肪酸,引起胰腺细胞的急性脂肪浸润,并致胰腺小动脉和微循环急性脂肪栓塞,引起了胰腺坏死。④妊娠期甲状旁腺细胞增生,使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引起高钙血症而刺激胰酶分泌,活化胰蛋白酶及增加形成胰管结石的机会,同时甲状旁腺素对胰腺有直接毒性作用。⑤受子宫增大的影响,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诊断易被延误,导致病情很快加重,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休克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母儿生命。

  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和坏死是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根据病变程度的轻重不同,胰腺炎分成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类。

【症状】

  由于病变程度的不同,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

  1.腹痛 为本病主要临床症状,腹痛剧烈,起于中上腹,也可偏重于右上腹或左上腹,放射至背部;累及全胰则呈腰带状向腰背部放射痛,常在饱餐后12~48h间发病,疼痛可轻重不一,呈持续性,进食可加剧,水肿型腹痛数天后即可缓解,出血坏死型病情发展较快,腹部剧痛持续时间长并可引起全腹痛。

  2.恶心呕吐 常与腹痛伴发,呕吐剧烈而频繁。吐出胃十二指肠内容,偶可伴咖啡样内容,呕吐后腹痛不见减轻。

  3.腹胀 以上腹为主,早期为反射性肠麻痹,严重时为炎症刺激所致,腹腔积液时腹胀更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排便、排气停止,并可出现血性或脓性腹水。

  4.腹膜炎体征 水肿型胰腺炎时,压痛只限于上腹部,常无明显肌紧张,妊娠期宫底升高,胰腺位置相对较深,使腹膜炎体征出现迟且常不明显;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压痛明显并有肌紧张和反跳痛,范围较广且延及全腹。

  5.其他 初期常呈中度发热,38℃左右,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胰腺坏死伴感染时高热为其主要症状之一;胆源性胰腺炎可见黄疸;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低血容量乃至休克;伴急性肺功能衰竭者有呼吸急促、困难和发绀(ARDS)。也可有精神症状、胃肠道出血(呕血和便血),重症胰腺炎多有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和多脏器功能衰竭、DIC,少数重症患者左腰部及脐周皮肤有青紫色斑(Grey-Turner征和Cullen征)。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同非孕期,对于妊娠期任何上腹部疼痛的病人均应考虑到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血、尿淀粉酶异常以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较非孕期困难。文献报道约1/3能及时确诊,而另1/3常误诊为妊娠剧吐、消化性溃疡穿孔、胆囊炎、肝炎、肠梗阻及妊娠高血压等,须认真加以鉴别。

【饮食保健】

【护理】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检查】

  1.血、尿淀粉酶 血清淀粉酶值一般于发病2~6h开始升高,12~24h达到高峰,48~72h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Somogyi法正常值为40~180U,如增高>500U,有早期诊断意义。尿淀粉酶一般比血淀粉酶升高晚2~12h,持续1~2周后缓慢下降。Winslow法测定正常值为8~32U,高于250U有临床诊断价值。

  2.血清脂肪酶 胰管阻塞后,血清中脂肪酶可升高,一般病后72h开始上升,持续7~10天。Tietz法正常值为0.1~1.0kU/L,急性胰腺炎时,90%的病人可超过此值。尤其对于晚期重症病人,由于胰腺破坏,淀粉酶反而降低时,持续增高的血清脂肪酶有诊断意义。

  3.其他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淀粉酶/肌酐清除率、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糖、血脂、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均可增高。

  影像学检查:B超可显示胰腺体积增大,实质结构不均,界限模糊。出血、坏死时,可见粗大强回声及胰周围无声带区。国外文献报道,70%的妊娠期急性胰腺炎腹部超声有异常,其中56%为多发性胆石引起,7%为胆汁淤积,5%可见胆囊壁增厚。加强CT示胰腺增大,以体尾部为主,有明显的密度减低区,小网膜区、肠系膜血管根部及左肾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浸润。X线摄片、磁共振、胰胆管或胰血管造影等必要时也可协助诊断。

【鉴别】

  急性胰腺炎须与急性胃肠炎、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急性肠梗阻、重症妊高征、肠系膜血管栓塞等及妊娠合并症鉴别。妊娠合并胰腺炎时由于胰腺位置深,且炎症渗出物刺激常诱发宫缩,使腹痛与宫缩痛不易鉴别,产科医师须注意与早产及临产症状相区别;在胰液累及腹膜、肠系膜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时可出现肌紧张、压痛、休克症状,此时须与胎盘早期剥离相鉴别。

【并发症】

  妊娠子宫受胰腺坏死及炎性渗液的刺激而引起宫缩致流产、早产,胰腺炎症坏死组织及消化酶通过血循环及淋巴管进入体内各脏器,可致子宫胎盘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胎儿严重缺氧或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