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5-04 15:26浏览:
次
缺铁性贫血较多见,发生的原因为:对铁的需要量增加,但早孕常因胃肠功能失调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腹泻而影响铁的摄入。孕妇胃酸常过低有碍铁的吸收。
1.贫血轻度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疲乏无力,常有口腔炎,皮肤毛发干燥,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等症。
2.红细胞计数低于3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在10克/100毫升以下,或红细胞压积低于30%。
3.血象为小红细胞、低血色素者,为缺铁性贫血。
妊娠过程中应多吃含铁量、含优质蛋白质、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铁在食物中广泛存在,但以动物类食品的血红素铁吸收更好,因此应每天补充瘦肉(牛肉、羊肉、猪肉)、蛋类、奶类,每周2-3次动物肝脏,此外黑木耳和海带也是含铁很丰富的食品。对于产前就有贫血的人,每天摄入20mg以上的铁是比较困难的,应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除了保证铁的摄入量充足外,更应注意的是保证铁的良好吸收。铁是在十二指肠吸收,并且需要一定的酸性环境,如果胃酸偏低就会影响吸收,应给病人提供适量的酸味食物或者配合维生素C。新鲜蔬菜中和水果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并且能将食品中氧化型铁转变为还原型铁,更易于吸收。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不但有一定的造血效果,而且有提高铁吸收率的作用。
(一)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孕妇对病情的恐惧。
(二)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给与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与孕妇一定的照顾。
(三)饮食方面应注意使用的营养,应给与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免引起孕妇的厌食。
(四)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贫血病人发生口腔溃疡。注意饭前饭后的漱口,指导孕妇刷牙时用力勿过度。
(五)注意孕妇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定期洗澡,更换被服,护理人员应协助孕妇做好晨晚间护理。
(六)严密观察胎心及胎动,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两次,或根据病情需要根与氧气吸入Prn,并给与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
(七)分娩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应该压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八)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九)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与混合喂养。
(十)遵医嘱给与治疗贫血的药物。并给与出院指导,产后42天门诊复查。
避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预防一般从怀孕12~16周开始到哺乳期应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维生素C、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如补铁后改善不明显可加入氨基酸,可通过食物中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方法进行补充。注意饮食多样化,有助于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有些影响铁吸收和加剧铁消耗的因素应及时纠正,如胃肠系统疾病及慢性感染、血液丢失等。
另外有一些生活的细节应当注意,如铁锅炒菜有利于铁吸收;服铁剂时禁忌饮浓茶;抗酸药物影响铁剂效果,应避免服用。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加重的因素。
临床上主要应与铁幼粒细胞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进行鉴别。 MCV为平均红细胞体积(正常值为80~94Fl);RDW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正常值为11.5%~14.5%),根据MCV/RDW两参数将贫血分为6种类型:
1、小细胞均匀一致性:MCV下降,RDW正常;
2、小细胞不均匀一致性:MCV下降,RDW升高——为缺铁性贫血的筛选标志;
3、正细胞均匀一致性:MCV,RDW均正常;
4、正细胞不均匀一致性:MCV正常,RDW升高;
5、大细胞均匀一致性:MCV升高,RDW正常;
6、大细胞不均匀一致性:MCV和RDW均升高——为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筛选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