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5-04 15:07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各种原因所致的骨盆狭窄。
1、发育性骨盆异常:骨盆在发育过程受种族、遗传、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态、大小因人而异,Shapiro根据骨盆形态不同分为4种类型即女型、男型、扁平型和猿型。实际上完全符合这4种形态的骨盆并不多见,而大多数为它们的混合型。
2、骨盆疾病或损伤:
(1)维生素D缺乏病骨盆:因儿童期维生素D供应不足或长期不晒太阳所致,维生素D缺乏病骨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患者体重的压力及肌肉韧带对骨盆牵拉的机械作用,其次是骨盆骨骼在发育过程中的病理改变,现已极少见。
(2)骨软化症骨盆:维生素D缺乏发生于骨骺已闭合的成年人时称为骨软化症。
(3)骨盆骨折:多发生于车祸或跌伤后。
(4)骨盆肿瘤:罕见。骨盆软骨瘤、骨瘤、软骨肉瘤皆有报道。
(二)发病机制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一、问诊
病史:若有以下病史,如维生素D缺乏病、骨质软化病、小儿麻痹症、脊柱及髋关节结核、严重的胸廓或脊柱变形、骨盆骨折以及曾有剖宫产、阴道手术助产、反复发生臀位或横位的经产妇、死产、新生儿产伤等,应仔细检查有无骨盆异常。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身材矮小,低于145cm的产妇,患骨盆均小型狭窄的可能性较大。体格粗壮,颈部较短,骨骼有男性化趋向者,不但因其骨质偏厚影响骨盆腔大小,也易伴有漏斗型狭窄。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骨盆畸形,故应仔细检查有无影响骨盆形态的下肢或脊柱疾病,有无维生素D缺乏病或骨盆骨折的后遗症等。
(2)骨盆测量:
①骨盆外测量:由于受骨盆的骨质厚薄及内展、外翻等生理因素的影响,骨盆外测量并不能真实反映产道大小,故有学者主张淘汰不用。但多数学者认为骨盆外测量方法简单易行,可初步了解骨盆大小,仍可供临床处理时参考。A、骶耻外径;17mm,无头盆不称。灵敏度34.2%,特异度87.2%,准确度66.8%,阳性预测值43.1%;③面积头盆指数(cephalopelvic index of area,CIA):为骨盆中腔面积与胎头面积(双顶径平面)之差。若CIA≤8.3cm2,示可疑头盆不称;若CIA>;8.3cm2,无头盆不称。灵敏度37.0%,特异度88.9%,准确度68.9%,阳性预测值46.6%。其中,径线头盆指数(CID)准确度最高。
阴道超声骨盆测量方法的优点:①孕妇及胎儿均可免受X线损伤;②阴道超声探头体积小,操作方便;③定位准确,可重复测量;④体型肥胖者也可获满意测量效果;⑤结果准确,与X线骨盆测量值比较,95%以上的差别在5mm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①直肠大便充盈时,可使骶岬显示不清;②盆腔内有较大实性包块如子宫肌瘤时,坐骨棘无法辨认;③孕末期,胎头衔接后,先露较低时,阴道超声测量结果不满意;④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等阴道流血情况下均不宜作阴道超声测量。
边氏认为,阴道超声骨盆测量方法简便、准确,对母儿无害,建议作为孕妇骨盆测量的常规方法。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盆测量: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尚未用于产科临床。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不少报道利用CT正、侧位片进行骨盆测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胎儿放射线暴露量明显低于X线摄片检查。
4、磁共振成像(MRI)骨盆测量:价格昂贵,目前尚未用于产科临床。MRI对胎儿无电离辐射损伤,与CT及X线检查完全不同,而且能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可以准确测量骨盆径线,不受子宫或胎儿活动的影响,误差
骨产道异常应与单纯扁平骨盆和佝偻病性扁平骨盆鉴别。
扁平骨盆:骨盆入口前后径缩短,横径正常,多为儿童期患佝偻病的结果。此类骨盆的特点为:骶岬向前倾斜,突入骨盆入口,使入口平面的前径缩短,骶骨下段则向后移,故盆腔及出口的各径正常,甚至稍大。
佝偻病性扁平骨盆:入口平面呈肾形,入口平面前后径明显缩短,入口平面以下平面逐渐增大,骶骨变直向后翘。
骨产道异常性难产常并发如下疾病:
1、胎膜早破:头盆大小不称及胎头位置异常,均可能因胎头不能适应骨盆入口平面,使胎头入盆受阻,有时胎头甚至处于高浮状态,胎头与骨盆入口之间存在较大空隙,致使羊水由此空隙进入前羊水囊,当宫缩高峰时胎膜因不能承受强大压力而自然破裂,因而胎膜早破往往是难产的先兆征象。必须指出,胎膜早破也可以由绒毛膜羊膜炎引起,可见并不是胎膜早破均会发生难产,只是胎膜早破在难产中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产。
2、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临产一开始即出现子宫收缩过弱或不协调,有时很难与假临产鉴别。如用强镇静剂后子宫收缩变为规则、有力,产程很快进展者即为子宫收缩乏力转变为协调子宫收缩;如用强镇静剂后宫缩完全停止,孕妇能恢复正常生活者,即为假临产;如用药后子宫收缩既不停止也不转为正常子宫收缩者,应考虑是器质性因素(如头盆不称、胎头位置异常)引起梗阻性分娩的早期表现。
3、潜伏期延长: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后果常常是潜伏期延长。正常潜伏期一般平均值为6~8h,上限为16~20h,我国教科书确定为16h,超过16h为潜伏期延长。必须指出当潜伏期超过8h就应认为有延长倾向,需着手处理。潜伏期延长孕妇头盆不称及胎头位置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正常潜伏期孕妇,故潜伏期延长多系器质性因素所引起。
4、胎头不衔接或延迟衔接:产妇于临产后胎头尚未衔接的征象可能与骨盆入口形态有关,对此不必过分担心,但要严密观察产程,然而对胎头高浮、高位在-3cm或-3cm以上者必须提高警惕。正常情况下宫颈扩张5cm时胎头应已衔接,若在宫颈扩张5cm以后胎头方衔接称为延迟衔接,说明胎头通过骨盆入口平面时曾遇到困难。若在宫颈扩张5cm以后直至开全,胎头始终未能衔接者称为胎头不衔接,说明胎头在骨盆入口平面存在严重的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
5、宫颈扩张延缓:初产妇宫颈扩张进入活跃期后加速,一般认为宫口扩张3~4cm时为加速阶段,4~9cm为最大加速阶段。9~l0cm(宫口开全)为减速阶段。最大加速阶段平均以1.2cm/h速率扩张,初产妇此阶段宫口扩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