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外阴溃疡(外阴溃疡病)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5-03 20:13浏览: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阴溃疡多系外阴炎症引起,如非特异性外阴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白塞病、外阴结核、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此外,约有1/3的外阴癌,在早期表现为溃疡。有人认为外阴溃疡是眼-口-生殖器综合征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

  单纯疱疹性病毒是外阴溃疡最常见的病因。本病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如性交传染、胎儿致畸及患者本身的致癌作用,所以被引起广泛的关注。

  软下疳为杜克雷(Ducrey)嗜血杆菌通过性交传染的疾病,亦是一种较常见的性病有溃疡性病变。

  (二)发病机制

  由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组织化生或肿瘤等因素使外阴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出现微循环障碍、局部缺血、梗死、组织溃烂。

【症状】

  溃疡可见于外阴各部,以小阴唇和大阴唇内侧为多,其次为前庭黏膜及阴道口周围。溃疡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是几个溃疡融合成一个较大的溃疡。外阴溃疡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

  1.急性外阴溃疡

  (1)非特异性外阴炎:溃疡多发生于搔抓后,可伴有低热及乏力等症状,局部疼痛严重。溃疡表浅,数目较少,周围有明显炎症。

  (2)疱疹病毒感染:起病急。接触单纯疱疹性病毒传染源后一般有2~7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发热、不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和疱疹。初起为多个疱疹,疱疹破溃后呈浅表的多发性溃疡,有剧痛。溃疡多累及小阴唇,尤其在其内侧面,50%~80%以上的病例累及阴道、尿道和宫颈。溃疡大小不等,底部灰黄,周围边际稍隆起,并高度充血及水肿。溃疡常在1~2周内自然愈合,但常复发。单纯疱疹性病毒由于累及阴道、尿道等,患者常伴随大量白带,白带初为透明浆液,后为浑浊的稀薄脓液,最后因细菌感染而为黄色的脓性白带,伴有泌尿系症状:如尿急、排尿困难等。

  (3)白塞病:急性外阴溃疡常见于白塞病,即眼-口-生殖器综合征。过去认为急性外阴溃疡是一种由粗大杆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感染的良性溃疡。现多认为急性外阴溃疡是白塞病的一个发展阶段,可与眼、口腔病变同时发生或先后发生。溃疡可广泛发生于外阴各部,而以小阴唇内外侧及阴道前庭为多。起病急,常复发。临床上分为3型,可单独存在或混合发生,以坏疽型最严重。

  ①坏疽型:多先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病变部位红肿显著,溃疡边缘不整齐,有穿掘现象,局部疼痛重。溃疡表面附有多量脓液,或污黄至灰黑色的坏死伪膜,除去后可见基底不平。病变发展迅速,可造成小阴唇缺损,外表类似外阴癌,但边缘及基底柔软,无浸润。

  ②下疳型:较常见。一般症状轻,病程缓慢。溃疡数目较多、较浅。溃疡周围红肿,边缘不整齐。也可有穿掘现象。常在数周内愈合,但常在旧病灶痊愈阶段,其附近又有新溃疡出现。

  ③粟粒型:溃疡如针头至米粒大小,数目多。痊愈快。自觉症状轻微。

  (4)性病如梅毒、软下疳及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均可引起外阴溃疡。

  ①梅毒:梅毒的外阴溃疡可出现在梅毒的一期和二期。梅毒疹表面可发生溃疡。感染梅毒后经过2~4周的潜伏期,在螺旋体侵人的局部出现初期梅毒病变即硬下疳,特征为无痛的红色炎性硬结,圆形,直径1~2cm,表面浅溃疡,边缘整齐,周边隆起,疮面平滑,呈深红色,表面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溃疡多为单发,位于大小阴唇和阴唇系带,亦可见于阴蒂、尿道口或宫颈。

  ②软下疳:溃疡常为多发性,女性原发溃疡平均4~5个,然后溃疡可自身种植,在其周围又可形成成簇的小溃疡。溃疡一般经1~2个月痊愈。其最初累及部出现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1~2天变成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随后扩大形成溃疡,溃疡形态大小不一,直径1~20mm,边缘粗糙而呈斜坡状,境界清楚,周围有红晕围绕。基底软且较深,覆以灰色或黄色坏死性脓性分泌物,去除污秽脓性分泌物即显露出肉芽肿样基底,有触痛,易出血。

  ③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开始为单个丘疹及疱疹、水疱或脓疱,无疼痛,无浸润,而后破溃成糜烂或浅溃疡,溃疡好发于前庭部、小阴唇、阴道口及尿道周围等处。病灶形态规则,边缘平坦,表浅,经数天至半月后自行痊愈,不留疤痕。

  2.慢性外阴溃疡

  (1)结核:外阴结核罕见,偶继发于严重的肺、胃肠道、内生殖器官、腹膜或骨结核。好发于阴唇或前庭黏膜,病变发展缓慢。初起常为一局限性小结节,不久即溃破为边缘软薄而穿掘的浅溃疡。溃疡形状不规则,基底凹凸不平,覆以干酪样结构。病变无痛,但受尿液刺激或摩擦后可有剧痛。溃疡经久不愈,并可向周围扩展。

  (2)癌症:外阴恶性肿瘤在早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或小溃疡。病灶多位于大小阴唇、阴蒂和后联合等处,伴或不伴有外阴白色病变。癌性溃疡与结核性溃疡肉眼难以鉴别,需做活组织检查确诊。

  对急性外阴溃疡的患者应注意检查全身皮肤、眼、口腔黏膜等处有无病变。诊断时要明确溃疡的大小、数目、形状、基底情况,有时溃疡表面覆以一些分泌物容易漏诊。故应细心认真查体,分泌物涂片培养、血清学检查或组织学病理有助于诊断。

【饮食保健】

  外阴溃疡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龙胆草蛋: 龙胆草10克水煎,去渣取汁,磕入鸡蛋3个成荷包蛋,入蜂蜜30毫升。空腹食,5日/疗程。 功能清热敛疮。主治外阴溃疡;症见外阴灼热疼痛较甚。

  2、苦参鸡蛋: 苦参60克浓煎取汁,入打散的鸡蛋2个、红糖60克煮熟。食蛋饮汤,1次/日,6日/疗程。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主治湿热火毒型外阴溃疡;症见外阴热痛较甚。

  3、苦茶归甲汤: 茶叶、穿山甲、当归各15克同入锅,加水、酒各半煎服。2次/日,至溃疡痊愈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散结。主治湿热火毒郁结型外阴溃疡;症见外阴肿痛较甚,灼热不适。

  4、将军蛋: 在生鸡蛋1个顶端敲1小孔,入生大黄末3克,用纸糊住小孔,水煮至熟。空腹吃,3次/日,4~5日/疗程。 功能凉血敛疮。主治外阴溃疡;症见久不愈合,灼热疼痛。

  5、黄瓜土茯苓乌蛇汤: 乌蛇1条(约250克)剥皮,去内脏,入沸水锅煮熟,取肉去骨,与土茯苓100克、赤小豆60克、生姜30克、红枣8个(去核)、黄瓜块500克同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3个小时。调味食。功能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湿热下聚型外阴溃疡。

  6、蒲公英汤: 蒲公英30克,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各90克,金银花50充,葱白15克,同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取汁溶化红糖适量顿服,或代茶频饮。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疮。主治热毒壅盛型外阴溃疡。

  7、蒲公英绿豆汤: 蒲公英10克水煎取汁,加绿豆50~100克煮粥,粥成冰糖适量搅匀食。 功能清热解毒消疮。主治热毒型外阴溃疡。

  外阴溃疡吃那些对身体好?

  1、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2、多吃蔬菜、水果。

  3、多饮茶水或清淡饮料。

  4、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外阴溃疡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5)忌公鸡、鹅等发物。

  (6)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护理】

   一. 预后: 不同病因导致的外阴溃疡其预后亦不同。   二.注意事项:   1.加强宣传教育,严禁嫖娼卖淫。

  2.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3.及时彻底治疗早期病变,防止病变发展到 晚期阶段。

  4.婚前、孕期常规梅毒血清学检查。

  5.严格挑选血源,供血者一律做梅毒血清试验。

  6.由性传播性疾病导致的外阴溃疡早期应有效地控制感染皮损并追踪传染源,性伴侣不论有无症状均应治疗。注意与其他性病混合感染,尤其是否同时合并HIV感染。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传染性皮损。阴茎套可减少疾病的传播。感染期间不宜性生活。

  7.生殖器结核多为继发性感染,原发病灶以肺结核为主。因此积极防治肺结核,对预防生殖器结核有重要意义。其预防措施除加强防痨宣传教育外,应加强儿童及青少年的保健工作。体重2200g以上的新生儿,出生24h后即可预防接种卡介苗,必要时可在3个月内补种。3个月以后的婴儿直至青春期少女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行卡介苗接种。结核病活动期应避免妊娠。此外,生殖器结核患者其阴道分泌物及月经血内可能有结核菌存在,应加强隔离,避免传染。

【治疗】

   治疗前:应该对疾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检查】

  应根据病史及溃疡的特点,必要时作分泌物涂片、培养、梅毒血清学实验等以明确诊断。

  对生殖器疱疹行脱落细胞学检查、酶联免疫测定法。

  对软下疳分泌物涂片检查、分泌物培养、伊东-雷斯特纳(Ito-Reenstieno)反应等可查到病原体。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辅助检查: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稀释16~64倍为阳性;涂片找细胞内包涵体;鸡胚和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等。

  梅毒病原体检查,即暗视野检查。在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可取少许血清渗出液或淋巴穿刺液放于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后置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依据螺旋体强折光性和运动方式进行判断,可以确诊。

  感染性疾病进行基因诊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生殖器感染具有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软下疳作组织病理检查:软下疳有时同时感染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阴道疱疹等,可检出相应致病微生物。

  梅毒血清学检查:此类检查主要是检测患者有无抗心质抗体(反应素)存在。密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

  无异常表现。

【鉴别】

  生殖器疱疹溃疡大小不一,水泡成群,可自愈但常复发是其特点。脱落细胞内可查到嗜酸性包涵体可鉴别之。

  溃疡为多发性,大小不等,境界清楚,周围有红晕,白带呈灰色或黄色,患者有不洁性行为史,出现全身多部位的丘疹、脓疱、溃疡是本病的特点。分泌物涂片或组织学病理有助于鉴别。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之白带为黄色浆液,溃疡表浅,可自愈,并形成瘘管,血清学试验、涂片找到细胞内包涵体可确诊。不洁性行为后出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软化、破溃,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可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梅毒初期溃疡为单发的浅溃疡,无痛,红色炎性硬结,圆形,直径1~2cm,表面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中期常为全身性散在的玫瑰疹、丘疹样梅毒和脓疱性梅毒,常呈对称性分布,是本病的特点。渗出液中找到梅毒螺旋体及血清学检查可做出明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

  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