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6-05-03 14:17浏览: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外阴泡状软组织肉瘤,外阴软组织腺泡状肉瘤)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关于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组织的起源尚不确定,学界尚有争议。

  主要有副神经节、施万细胞、化学感受器、肾素产生细胞和骨骼肌源性等几种假说。

  大多数研究支持肌源性学说,但亦有学者持不同意见(Ordonez 1999)。

  二、发病机制: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是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一种,主要声场在女性外阴部软组织处。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由Christopherson于1952年首先报道,属于来源不明的恶性软组织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表达desmin和MyoD1等肌源性标记物,S-100、NSE等神经源性标记物阳性。

  近年有报道其可能来源为肌源性,是横纹肌肉瘤的特殊类型,但目前争论较多。在2002年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中,仍然划归为来源不明恶性软组织肿瘤组中。

【症状】

  一、临床表现:

  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一般在体检或无意中发现,病程数月至数年不等,可伴溃疡。

  可见于大阴唇、右小阴唇和尿道口右下方,大小为2~4cm。

  二、相关检查:

  可行CT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三、诊断:

  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结果等进行诊断,一般确诊不难。

  Ladanyi等(2001)发现,在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由于存在较特异的染色体改变-der (17)t(X;17)(p11.2;q25)而使Xp11.2上的TFE3基因与17q25上的ASPL基因融合形成TFE3-ASPL嵌合基因。用FISH或RT-PCR方法检测该染色体易位或嵌合基因有助于该瘤的诊断。

  最近,Ladanyi等(2002)提出一种针对TFE3基因融合点的特异性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核中TFE3基因的表达情况来辅助诊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饮食保健】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银耳藕粉汤

  银耳25克、藕粉10克、冰糖适量,将银耳泡发后加适量冰糖炖烂,入藕粉冲服。

  功效:有清热润燥止血的功效。适宜月经量多,血色鲜红者。

  2、消瘤蛋

  鸡蛋2个、中药壁虎5只、莪术9克,加水400克共煮,待蛋熟后剥皮再煮,弃药食蛋,每晚服1次。

  功效:散结止痛,祛风定惊。适宜气滞血淤型。

  3、二鲜汤

  鲜藕120克切片、鲜茅根120克切碎,用水煮汁当茶饮。

  功效:滋阴凉血,祛淤止血。适宜月经量多,血热淤阻型。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吃那些对身体好?

  (1)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2)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3)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5)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手术后,耗气伤血,宜多食补气养血之品,如大枣、龙眼、扁豆、粳米、荔枝、香菇、胡萝卜、鹌鹑蛋、藕粉、豆类等。

  (6)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后的放疗:耗阴损液,宜多食滋阴养液之品,如菠菜、小百菜、藕、犁、西瓜、香蕉、葡萄、海参、甘蔗、百合等。

  (7)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手术后的化疗:易气血两损,宜常食补养气血之物,如木耳、香菇、核桃仁、桑椹、苡米粥、红枣、桂圆、海参等。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禁食发物。如鱼类、虾、蟹、鸡头、猪头肉、鹅肉、鸡翅、鸡爪等,食后会加重阴部的瘙痒和炎症。

  2.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3.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4.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护理】

  预后:

  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预后较差,往往在诊断时已有转移。

【治疗】

  预防:定期体检,尽量早发现、早治疗、做好随访。

  术前准备:术前多进高蛋白、低渣饮食,术前一周内不进多纤维食物,以保证在术后1周内不解大便,减少排便引起的外阴创面感染。

【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组织病理学检查:

  1、大体:

  肿块多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常有不完整包膜,切面灰红色,质软,易破碎,常见出血坏死。

  2、镜下:

  以血管纤维分隔瘤细胞成巢状为特征,呈腺泡状结构、实心巢状结构、花环状结构3种形态。瘤细胞有透明胞浆细胞和弱嗜酸性颗粒状胞浆细胞2种。HE染色可找到胞浆内PAS阳性的、抗淀粉酶的嗜酸性结晶体。

  二、CT检查:

  CT对诊断肺部转移病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可见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的结节或肿块,增强CT可见肿瘤内弯曲和扩张的血管。

  三、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

  1、分类:

  (1)肿瘤组织产生,包括:分化抗原;胚胎抗原(AFP,CEA);同工酶(NSE);激素(HCG);组织特异性抗原(PSA,free PSA):粘蛋白,糖蛋白,糖脂(CA125);癌基因及其产物;多胺类等。

  (2)肿瘤与宿主相互作用后产生,包括:血清铁蛋白;免疫复合物;急性时相蛋白;同工酶;白细胞介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等。

  四、溃疡分泌物检查:

  可见溃疡分泌物内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和吞噬细胞。

  五、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见部分desmin、actin、myoglo bin、MyoDl、myogenin为阳性,而S-100阴性。

【鉴别】

  由于外阴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缺乏症状和缓慢生长,容易误诊为巴氏腺囊肿和颗粒细胞瘤等良性病变。根据镜下腺泡样结构、富含毛细血管的间质和特征性的胞浆内嗜酸性结晶,结合免疫组化和特异性的嵌合基因的表达,应该不难做出鉴别诊断。

【并发症】

  由于肉瘤受到摩擦而破溃,加上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容易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