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5-03 08:26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由于其多发于绝经后女性,尿道肉阜在绝经前及青春期女性中很少见,但也曾有2岁大的女童发生尿道肉阜的报道。另外,国内外均有男性尿道肉阜的个案报道。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阐明。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二)发病机制
有报道指出雌激素不足导致的尿道脱垂可能引起尿道肉阜。
局部的慢性炎性刺激亦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外翻、尿道口周围上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及小静脉曲张等从而形成肉赘样病变。
尿道肉阜可能还与滴虫病、结核、肠异位、尿道处女膜融合有关,但是相关研究很少,并不足以支持这一观点。
一、临床表现:
1、尿道口疼痛:
可出现烧灼样痛,在排尿、活动、衣裤摩擦、性交时疼痛加重。有时可引起尿频和排尿分散。
2、接触性出血:
接触、摩擦容易造成损伤,但很少发生大量出血。
二、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可见尿道外口后壁上有暗红色或鲜红色的脆性肿瘤样组织,表面光滑或有皱纹,质软而脆,触之疼痛,易受损伤而引起出血。一般0.5~1.0 cm,带蒂或基底部较宽,有的呈环状围绕尿道口。多数长在尿道口内,少数可突出尿道口外,亦可累及尿道外口的四周。
三、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泌尿系统术后食疗(仅供参考) 1、黄芪茅根饮
生黄芪30克,白茅根30克,肉苁蓉20克,西瓜皮60克。将四味药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成浓汁,加适量白糖调味。每日 1剂,分2次服用,可益脾温肾、利尿通淋。
2、枸杞茯苓茶
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适量。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备用。每日1次,每次取粗末10克,加红茶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健脾益肾,利尿通淋。
3、益肾粥
猪肾1个,冬葵叶100克,粳米50克。将猪肾洗净切细,先煎冬葵叶取汁,后入猪肾及粳米,煮粥。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食,能补益脾肾、利尿通淋。
4、粟米粥
粟米100克加水煮粥,做早晚餐服食,连服1—2个月。可起到补益脾肾、淡渗利水的功效。
5、藕蜜饮
鲜藕汁100毫升,白蜜30毫升,生地黄汁60毫升。将以上三汁混合,微火煎煮l0—15分钟。每日4次,每次10毫升,徐徐咽下,连服3日。可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6、芹菜煲淡菜
淡菜15克,鲜芹菜60克。淡菜加少量水先煮熟,然后加入芹菜共煲,食时加入调味品即可。养阴平肝,清热利水。
一、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经常换内裤,穿纯棉内裤,要定期做妇科检查。
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营养,摄取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的全营养饮食。
二、术前准备:
1、消毒与麻醉术前:
嘱患者自行清洁外阴,排空膀胱内小便。患者取膀胱截石位,0.1%新洁尔灭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及膜。
麻醉可以小棉莶蘸上2%地卡因后置于尿道口肉阜处约5~10分钟,较大肉阜可用1%~2%利多卡因于肉阜侧基底部注射麻醉。
嘱患者行排尿动作,或用光滑钝性直钳或弯钳轻插入尿道口内即可清楚暴露肉阜。
2、肠胃准备:
半流饮食,午夜后禁食、禁饮,必要时灌肠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此证:
一、病理检查:
镜下可见大量扩张的毛细血管、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被检组织看上去像是被鳞状或移行上皮覆盖的肉芽组织床。上皮组织的包绕可形成乳头状结构,炎症性浸润很常见。
根据其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及静脉曲张的不同程度,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以上皮增生为主的称为乳头状瘤型
2、以血管增生为主的称为血管瘤型
3、以肉芽增生为主的称为肉芽肿型。
二、激素检查:
可能发现雌性激素低于正常水平。
本病诊断多不困难。如肉阜表面有破溃、感染,体积增大时,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一、尿道息肉:
1、简介:
尿道息肉又叫尿道黏膜血管性息肉,这是更年期以后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为发生于尿道的一种良性肿瘤。
2、临床表现:
息肉蒂细长,可脱出于尿道口外,呈鲜红色且与尿道深部相连。
3、鉴别要点:
病理检查呈息肉样改变,表面为移行上皮,内含纤维血管组织。
二、尿道黏膜脱垂:
1、简介:
尿道粘膜脱垂(prolapse of urethra) 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女孩或老年妇女。主要是由于尿道壁的薄弱,可因先天发育不良、分娩损伤、绝经后尿道周围组织萎缩或全身衰弱所致。
2、临床表现:
肿物直径约为1~5cm,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乃至青紫色,常伴有浆液血性渗出液。轻者常有局部灼痛感并有尿频和尿痛,症状宛似尿道肉阜。重者可出现排尿困难并因血栓形成、组织坏死,引起剧烈疼痛。
3、鉴别要点:
可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以鉴别两症。
三、尿道癌:
1、简介:
尿道癌属于尿道上皮肿瘤,原发尿道癌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女性。
2、临床表现:
表现为尿道口处肿块,表面可出现溃疡,且伴血性或脓性分泌物。女性尿道癌多沿尿道口长出体外。触之较硬,形态不规则,有触痛。可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征象。尿道流血为主要症状。肿瘤梗阻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晚期可出现尿瘘、消瘦、贫血等恶液质病状。
3、鉴别要点:
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四、尿道旁腺炎:
1、简介:
尿道旁腺炎多发生于尿道口附近,为圆顶形或尖顶形丘疹,红色,直径约为1-2毫米大小,丘疹中央有少量分泌物流出。为女性尿道口两侧尿道黏膜下小腺体的非特异性感染,可形成尿道旁腺囊肿或脓肿。
2、临床表现:
表现为尿道口肿痛,尿道口一旁或两旁可触及肿块伴压痛,有时可挤出脓性物或石灰质凝块。
3、鉴别要点:
阴道分泌物检查科发现大量脓细胞,可与尿道肉阜鉴别。
五、尿道外口尖锐湿疣:
1、简介:
尿道外口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2、临床表现:
表现为尿道外口单个或多发红色菜花样肿物,表面凹凸不平,有糜烂和渗液,触之易出血,与尿道肉阜有相似之处。但本病为性传播性疾病,多有不洁性交史,同时,阴道、阴唇、肛门等部位也可见到相似病变。
3、鉴别要点:
可根据病史和组织病理检查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