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2-06 09:44浏览:
次
一、发病原因:
可与神经介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失常、激素改变、水、钠潴留、精神因素等有关。
PMS发病原因虽然还不很明确,但通过近年的深入研究,PMS的发病诱因可能产生于黄体的E2、孕酮及(或)它们的代谢产物。
由于它们的周期性改变,通过神经介质的介导(它们包括β-EP、5-Sr,甚至还有γ-氨基丁酸、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而影响脑内某些区域功能,形成精神神经内发泌障碍,产生众多、涉及多系统的症状。
外周血内卵巢甾体激素水平在PMS病人虽仍在正常范围,但它并不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水平,它对中枢神经介质的影响仍与健康妇女不同。
二、发病机制:
1、神经介质—神经内分泌系统平衡失常
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学说:正常月经周期β一EP从排卵前开始升高,持续至下次月经前。而PMS患者黄体期的β一E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使用内啡肽抑制剂钠铬酮(na1axone)可以产生与PMS相似的症状。
黄体期时,β一EP的异常或对β一EP的敏感性是引起PMS的各种表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过程的主要原因。
5-羟色胺(serotonin,Sr)学说:表明5一HT与PMS的发生有关。在月经前这一阶段PMS病人的Sr能神经系统发生缺陷,对刺激的反应性产生变异。使用释放5一HT或阻断其再吸收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治疗PMS。
2、激素改变
孕酮不足:PMS常发生在有排卵的周期,黄体期孕酮水平下降或导致E/P比值的改变可导致PMS。
孕酮不足以致雌激素相对过多,而产生电解质平衡失调,细胞外液增加,出现头痛、水肿、烦燥、乳胀等。
催乳素(PRL)排出量增多:PRL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在动物比较显著而在人类则影响不大,可能仅作用于乳腺,影响其局部渗透压的平衡使乳房胀大、触痛。高PRL血症妇女很少有PMS症状。应用溴隐亭治疗,仅减轻乳房症状,而对其他症状疗效不显著等,使PRL排出量增多学说还缺乏可靠有力证据。
肝病患者雌激素代谢受影响,常易发生经前期综合征。
可是近年许多研究并未发现PMS病人卵巢激素的产生与代谢有异常情况。PMS病人卵巢甾体的平均水平与正常人并无差异。PMS病人均有正常的生殖功能,并不影响生育能力亦可证明其卵巢激素处于正常平衡状态。
临床上发现,应用维生素B6治疗可以促进体内过多的雌激素在肝内代谢,增强脑的单胺基生物合成,调节行为和情绪,改善症状,因此认为维生素B6缺乏可能是PMS的发病因素之一。
3、水、钠潴留
醛固酮激素过高引起全身性液体潴留,常被用以解释PMS的形成。PMS患者的5一HT改变,使垂体促皮质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增加,从而影响电解质代谢,造成水钠潴留。
但也有研究发现PMS患者的血管调节功能不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体内液体再分配,引起腹胀、乳房胀痛。
4、精神因素
不少学者提出,精神社会因素引起身心机能障碍这一病因学说Parker综合许多学者意见,认为个性及环境因素对PMS症状的发生极为重要,症状的出现反映病人内心存有未能解决的矛盾冲突。追溯病人生活史,常有较明显的精神刺激遭遇,如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和精神创伤、父母家庭不和、学习成绩低劣、失恋等,可能都是产生经前情绪变化的重要因素。部分患者精神症状突出,且精神紧张时常使原有症状加重 。
一、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症状多样,轻重不一,或以一症为主,或几种症状并存。经前7天~14天开始出现症状,日渐加重,行经前2-3天达高峰,直至月经来后症状消失,较重者可迁延较久,查体无器质性改变。另有一种不常见的情况,即月经周期中存在两个不相连接的严重症状期,一是在排卵前后,然后经历一段无症状期,于月经前一周再出现症状,为PMS的特殊类型。
经前期综合征涉及150种症状,可分为精神和躯体二大类,每一类又可有1种以上的亚组,严重程度不一。
1、与忧虑有关的症状:
为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怒,急躁,微细琐事就可引起感情冲动乃至争吵。
2、与压抑有关的症状:
如好哭、焦虑、孤独感、自悲感等。
3、与精神失常有关的症状:
如失眠、健忘、慌乱、思想不集中,甚至精神神经错乱等。
4、躯体症状:
包括发热、肢体浮肿、 口舌糜烂、水钠潴留、疼痛和低血糖症状。
(1)有浮肿者可见颜面及下肢凹陷性水肿。
(2)经前有粘膜变化者,可有口腔溃疡;皮肤可见荨麻疹或痤疮样疮。
(3)水潴留:常见症状是手足与眼睑水肿,有的感乳房胀痛及腹部胀满,少数患者有体重增加。
(4)疼痛:可有头痛、周期性偏头痛、乳房胀痛、盆腔痛、肠痉挛等全身各处疼痛症状。
1)经前头痛:
为较常见的主诉,多为双侧性,但亦可单侧头痛;疼痛部位不固定,一般位于颞部或枕部。头痛症状于经前数天即出现,伴有恶心甚至呕吐,呈持续性或时发时愈,可能与间歇性颅内水肿有关;易与月经期偏头痛混淆,后者往往为单侧,在发作前几分钟或几小时出现头晕、恶心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多伴有眼花(视野内出现闪光暗点)等视力障碍和恶心、呕吐。可根据头痛部位及伴随症状鉴别。
2)乳房胀痛:
经前感乳房饱满、肿胀及疼痛。以乳房外侧边缘及乳头部位为重;严重者疼痛可放射至腋窝及肩部,可影响睡眠。扪诊时乳头敏感、触痛,有弥漫的坚实增厚感,但无局限性肿块感觉,经后症状完全消失。 乳房胀痛明显者,检查时可发现乳房触痛性结节。
3)盆腔痛:
经前发生盆腔坠胀和腰骶部疼痛,持续至月经来潮后缓解,与前列腺素作用及盆腔组织水肿充血有关。但应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鉴别。
4)肠痉挛痛:
偶有肠痉挛性疼痛,可有恶心呕吐;临近经期可出现腹泻。
5)低血糖症状:
疲乏,食欲增加,喜甜食。头痛也可能与低血糖有关。
(5)行为方面的改变:
胃纳增加,特别喜进甜食或咸食,不愿到社交场所,只愿留在家中,性欲增加或减退。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企图。
大多数妇女经前期综合征有多种症状。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均有精神症状,其中焦虑症状居多,占70%~100%。60%的经前期综合征患者有乳房胀痛或体重增加的主诉;45%~50%的患者有低血糖症状,约35%患者有抑郁症状,该组患者因有自杀意识,故对生命有潜在威胁。
二、相关检查:
可行阴道分泌物家鸟,宫腔镜检查等。
三、诊断:
1、诊断PMS的标准为:
①黄体期总分至少2倍于卵泡期总分;
②黄体期总分至少>42分;
③卵泡期总分必须<40分,如>40分应考虑病人为其他疾病。这一方法虽然烦琐,但不致误诊。总之纯粹的PMS,在排卵前必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否则须与其他疾病(仅在月经前症状加剧)进行鉴别。
2、主要依靠了解病人病史和家族、家庭史:
由于许多病人有情绪障碍及精神病症状,故要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情况。现在临床主要根据下述3个关键要素进行诊断:
①在前3个月经周期中周期性出现至少一种精神神经症状,如疲劳乏力、急躁、抑郁、焦虑、过度敏感、猜疑、情绪不稳等和一种体质性症状,如乳房胀痛、四肢肿胀、腹胀不适、头痛等;
②症状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在晚卵泡期必须存在一段无症状的间歇期,即症状最晚在月经开始后4天内消失,至少在下次周期第十二天前不再复发;
③症状的严重程度足以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凡符合上述3项者才能诊断PMS。
1.经前期综合征食疗方:
1)黑木耳炖豆腐:木耳30克,豆腐3块、核桃(去皮)7个,三付食材加水共炖汤服用,对经前期易怒、烦燥很有效果。
2)朱砂心:猪心一个,朱砂2克。将猪心洗净控干血水,把朱砂放入猪心中捆紧,加水炖熟,吃肉喝汤,用于经前综合可起到镇静、安神、定志的作用。
3)百合枣仁汁:鲜百合50克,生熟枣仁各15克。把枣仁用水煎去渣取汁煮百合,喝汁吃百合,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经前期失眠、烦燥、易怒等症。 荔枝核香附酒 荔枝核、香附
小学生经前期综合症:
它可能在月经初潮开始时就产生,也可能在正常的月经周期内因不良刺激而产生。小学生女性经前期综合症的形成也与不良的社会、心理有极显著的关系,如家庭暴力、父母离异、遭受性骚扰、学习困难、惊吓等。此外,经前期综合症的严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人而异的,这不但取决于心理应激的适应能力,也取决于当时的体验和心理内容。
经前期综合症是一种明显的心身相关的疾病,因此,本病可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的综合方法。实践证明,父母及家庭成员对经前期综合症女孩的心理支持(包括体贴、安慰、引导等),能显著地减轻其病症反应。特别在孩子的月经期,父母应满足其心理上的合理需求,融洽亲子感情。
1.预防:
1)心理预防。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对这几天有畏难情绪,也许你不去刻意地想着它,它反而不会来打扰你。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可帮助你应付甚至预防出现一些不适的症状。
2)饮食注意。少吃甜食、动物脂肪、喝酒,多吃纤维、多吃蔬菜、豆类、全麦、荞麦以及大麦(不仅纤维丰富,也含有大量的镁)等食品,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3)补充营养素。补充维生索B5、B6、维生素C及生物类黄酮、维生素E、钙及镁。
4)运动锻炼。每天在新鲜的空气中快走、游泳、慢跑、跳舞等,都对身体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且在月经来之前的1—2周增加运动量,会缓解不适。
5)深呼吸。深呼吸可以使你放松心情,患者应练习缓慢地深呼吸。
6)泡矿物澡。在温水中加入1杯海盐及2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会使你放松全身的肌肉。
7)天然药草当归、幸福蓟、番椒、海带、覆盆子叶、洋菝葜、均可减轻患者的疼痛、腹胀、阴道干涩、忧郁等症。
1、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阴道分泌物是由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是由阴道分泌的一种液体,也叫做“白带”。留取阴道分泌物检查通常应该清洗外阴部以后,由医生或护士为患者采取标本。阴道分泌物一般可进行涂片检查。
2、CA125检查。
3、宫颈粘液检查:
正常情况下,在月经周期第8~10天,粘液涂片可见结晶,排卵期体内雌激素水平达到高峰,涂片出现典型的羊齿状结晶。排卵后结晶逐渐减少,至22天结晶就不再出现。结晶的多少及羊齿状的完整与否,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高低。
4、基础体温测定:
月经周期规律,每周期为28--30天,排卵一般在下次月经前的14天左右,在排卵前5天和排卵后4天之间的10天内为排卵期,也是易孕期。 月经周期中,排卵以前的基础体温常较低,正常每日清晨起床前的体温(即基础体温)在37度以下。
5、必要时做腹腔镜检,乳房红外线透视,钼靶摄片等检查。
6、其它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浆蛋白,血浆葡萄糖,胰岛素的测定主要是排除全身性疾病或低血糖。
一、本病应与心、肾疾病引起的水肿、营养缺乏性水肿相鉴别;
1.心脏病所致的水肿,叫作心原性水肿。先有身体下垂部位的水肿,以后扩展在全身,这中右心衰竭的表现,说明病情重危,一定要请医生诊视或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或注射利尿药、血管扩张药以及强心药治疗。肾脏病引起的水肿,称为肾原性水肿,多是肾炎引起。先表现为晨起时眼睑与颜面水肿,然后逐渐发展为全身水肿,同时还有血压高与尿化验异常。这种病要抓紧时间治疗,不然可由急性转慢性,最后发展成尿毒症而死亡。
2.长期营养缺乏,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可引起全身水肿,称为营养不良性水肿。
二、精神症状严重者应与周期性精神病、症状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及神经官能症相鉴别。
1.按月呈周期性发作的精神病,称为周期性精神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间脑功能紊乱有关。这种病以女性为多、且多在青春发育期起病。 本病症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精神兴奋、言语增多、情绪高涨、奔跑叫喊等。另一类出现意识障碍,有片断零碎的幻觉,呆滞少语,甚至出现木僵。发作后常遗忘。
2.症状性精神病是由各种严重感染、中毒及内脏器官疾病所引起的精神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状态,重者则昏睡或昏迷。有的出现谵妄,表现为定向力障碍,分不清时间、地点、人物,且常恐怖性错觉和幻觉。严重病人在意识障碍消失后,出现明显的情绪障碍,人格改变和智能障碍等。
3.反应性精神病—reactive psychosis是由外部事件诱发的一组精神病,发病与该事件有病因学的因果联系。这些事件有个人损失、居丧、凌辱、自然灾害等。这类精神病大多数为期短暂,常随诱发因素的消退而缓解。
4.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精神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
三、有乳房结节者应与乳腺病相鉴别;
乳腺病:疼痛发生在哺乳期,呈胀痛或搏动性痛,兼有红、肿、热现象,患处变硬,且先期出现乳头皲裂,这多是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