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
【 病史采集】
1.有无心脏病史、心衰史、心脏手术史。孕期有无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心律失常、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各种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
2.发生心悸、气短、胸闷、心动过速的时间、诱因、加重的因素,与进行一般体力活动的关系及能负担的劳动程度。
3.进食、精神、说话、活动、体位及睡眠状况。
4.有无发热、咳嗽、及痰的颜色、性质。
5.治疗经过,尤其是洋地黄类药物的运用。
【 体格检查】
1.及时地、仔细地体格检查和观察病情,心脏叩诊、听诊、有无心脏扩大、各瓣膜区杂音的性质、时限、有无震颤并存,及严重的心律失常。
2.肺部有无罗音。
3.肝脏有无肿大、浮肿、紫绀。
【 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有无心界扩大。
2.心电图检查:提示心律失常或心肌损害。
【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叩诊或X线显示有明显的心界扩大,听诊有舒张期杂音或有Ⅲ级及Ⅲ级以上的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提示心律失常或心肌损害;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内结构、瓣膜异常;不难作出诊断。同时要重视心力衰竭的诊断:
1.早期心衰: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气急及心悸。休息时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肺底部出现少量湿罗音。
2.左心室衰竭:劳动后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心率加快,出现肺底湿性罗音,可逐渐发展为全肺大、中小水泡音。青紫,有心脏病体征。
3.右心室衰竭:食欲不振、上腹部胀痛、尿少,颈静脉充盈,肝大、下肢水肿,有心脏病体征。
4.全心衰竭为以上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正常妊娠时可有轻度心悸、气短、浮肿、心动过速等症状,心浊音界轻度扩大,心尖区有收缩期杂音等,注意鉴别。
【 治疗原则】
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预防心衰,防止感染,避免劳累及精神紧张。限制食盐摄入,治疗及预防各种合并症。
2.分娩期:对心功能良好者,可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
(1)第一产程:适当给安定、度冷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心率,若出现心力衰竭,取半卧位,面罩给氧,并给西地兰0.4mg加50%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一次,每次0.2mg。
(2)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以胎头吸引术或产钳术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3.胎儿娩出后,腹部放置沙袋,立即肌注度冷丁100mg及催产素,但禁用麦角新碱。
分娩方式的选择: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中等大小,胎位正常,宫颈条件良好,可考虑阴道分娩。心功能Ⅲ级的初产妇,或心功能Ⅲ级但宫颈条件不佳,应择期剖宫产。心衰者,应先控制心衰再手术。
4.产褥期,产后必须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卧床休息,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血压等变化。
【 疗效及出院标准】
凡达到完全缓解,或病情明显好转、相对稳定可出院。
完全缓解标准:
1.心率在正常范围,一般体力活动后保持稳定;
2.心衰征象完全消退;已扩大的心脏明显缩小;
3.能耐受一般体力活动,心功能恢复到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