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儿血型不合
【 病史采集】
凡既往有不良孕产史,例如羊水过多、曾产出水肿胎儿、巨大胎盘、死胎、流产、早产、早期新生儿死亡或生后24小时内出现早发性黄疸,有输血史者应考虑本病。
【 实验室检查】
1.夫妻双方的血型检查;
2.孕妇血清抗体效价检测;
3.羊水中胆红素测定;
4.胎儿血型检测;
5.B超检查。
【诊 断 】
1.临床病史:同病史采集;
2.血型检查:丈夫为A型、B型、AB型、而孕妇为O型者,有可能发生ABO血型不合,丈夫为Rh阳性、孕妇为Rh阴性,有可能发生Rh血型不合;
3.孕妇血清抗体检查:ABP溶血时,当抗A(B)IgG效价≥1:128,胎儿可能发生溶血。效价在1:512以上时,提示病情严重,Rh血型不合,效价≥1:64胎儿可能发生溶血病。
抗体检测时间,第1次:孕16周;第2次:孕28~30周;以后每2~4周查1次;
4.羊水胆红素测定:妊娠36周后,羊水中胆红素含量正常值是0.51~1.03μmol/ L,若增至3.42μmol/L以上提示胎儿溶血,羊水抗体效价,若Rh效价为1:8以上提示有溶血损害,1:32以上提示病情严重;
5.B超:可见胎儿水肿、胸腹腔积液、头皮水肿、心脏扩大、肝脾肿大、胎盘水肿增厚,巨大胎盘、常合并羊水过多;
6.胎儿血型鉴定:早期通过抽吸绒毛,孕中期抽吸羊水或胎儿脐血作血型鉴定;
7.产后诊断:应即查新生儿及孕妇血型,若脐血血红蛋白<140g/L,脐血胆红素>51μmol/L,新生儿网织红细胞百分比>0.06,有核红细胞>0.02~0.05,生后72小时胆红素>343μmol/L,有溶血可能,胎盘水肿、早发黄疸要进一步检查。
【 鉴别诊断】
应与新生儿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鉴别。
【 治疗原则】
1.孕期处理
(1)中药治疗:茵陈、黄芩、制大黄等;
(2)免疫注射:肌注抗D球蛋白300μg;
(3)子宫内输血;
(4)血浆置换:用血细胞分离机将高效价体置换出来。
(5)适时引产:
1)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达1:64以上,ABO抗体效价在1:152以上;
2)既往有死胎史,前胎新生儿死于溶血病者;
3)各种监护提示在宫内不安全者;
4)羊膜腔穿刺,羊水是浑黄色或胆红素含量增高。
2.产时处理
争取自然分娩,必要时采取措施缩短第二产程、避免麻醉药及镇静药、备好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和换血准备,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留脐血时禁止挤脐血,保留脐带10公分,以备换血用。脐静脉注射20%葡萄糖2~4ml/Kg,维生素C 0.1g,地塞米松1mg,24小时内给予抗D丙种球蛋白300μg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