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产褥期出血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7-04 15:35浏览:

产褥期出血
【 病史采集】
产褥期出血包括:产后出血及晚期产后出血。前者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后者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
1. 询问分娩方式、出血时间及量,胎盘娩出是否完整和顺利。
2. 有无伴随症状,如头晕、心慌、发热等。
3. 恶露持续时间、量及气味。
【 体格检查】
1. 监测血压、脉搏,注意有无失血性休克及失血性贫血。
2. 子宫大小,收缩情况,软产道有无裂伤,胎盘娩出后检查胎盘有无缺损,胎盘边缘有无血管断裂。阴道流血有无凝块。
【 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
2. 尿妊娠试验。
3. 纤维蛋白原定量,凝血酶原时间,3p试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4. 阴道排出物送病检。
【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不难作出诊断。但要查明出血的原因,以指导治疗。
1. 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多在胎盘娩出后出血不止,血液能凝固,子宫软,轮廓不清。
2. 软产道裂伤,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血色鲜红。
3. 部分胎盘或副胎盘、胎膜残留所致出血多在产后10天左右。
4. 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出血多在产后2~4周 。
5. 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感染、愈合不良或裂开在产后2~6周。
6. 绒癌及子宫粘膜下肌瘤引起出血多在产后4周左右。
7. 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出血不凝,不易止血。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定量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 治疗原则】
1.迅速止血,抗休克,纠正贫血,抗感染。
2.按不同出血原因给予治疗。
(1)宫缩乏力出血,加强宫缩。
(2)软产道裂伤,及时修补缝合。
(3)疑有胎盘胎膜残留或胎盘附着处复旧不良者,给予抗生素,同时行刮宫术。
(4)剖宫产后子宫切口裂开引起的出血,先给保守治疗,无效者二次开腹,但多须切除子宫。
(5)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病因并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