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分娩及产褥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26 17:19浏览:

分娩及产褥

分娩处理

一、第一产程

(一)待产,凡正式临产应送入产房。

(二)临产前准备,备皮,灌肠,如产前有出血(如月经量),初产妇宫口开大3cm以上,经产妇宫口开大2cm以上,以及心功能≥Ⅱ级的心脏病患者免肥皂水灌肠。

(三)活动及休息,临产后无异常,宫缩不强,胎膜未破,可在室内适量活动及进食营养丰富食物。宫口开大4cm以上,有胎膜早破,严重心脏病,妊高征等,应卧床休息。

(四)止痛与给氧、初产妇宫口开大2—5cm,精神紧张或疲劳可静推安定10mg或肌注度冷丁100mg。胎心音异常<120次/分或>160次/分,臀位,妊高征,过期妊娠,羊水浊,胎膜早破应给氧气吸入。

(五)产程观察,初产妇每小时听胎心音1次有合并症者可进行胎心监护,每2—4小时进行肛门检查,或视宫缩情况而定,每小时应全面记录包括宫缩、胎心。根据宫缩情况对经产妇作随时检查。每4—6小时测量产妇体温、脉博、血压1次。血压增高者应勤测数次。各种检查结果随时记录,画产程图,进行阴道检查时应用红笔标出。

(六)胎膜破裂,无论是自然或人工破膜,均应立即听胎心,进行肛门检查、了解宫口开大程度,除外脐带脱垂,观察羊水性质,作全面记录1次。

(七)鼓励产妇进食、临产过程中应尽量鼓励产妇进餐,如果入量不够,

产程偏长或呕吐者可适当输液。

(八)产妇要按时排尿。如膀肮充盈不能自解小便,必要时可进行导尿。

(九)注意产程异常情况,产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1. 产妇血压、脉博、体温异常;

2.产程3—4小时无进展;

3.胎儿窘迫征兆、羊水黄绿、眙心≥160次/分或≤120次/分,胎心监护有异常图形;

4.怀疑胎位异常;

5.阴道有异常出血;

6.宫缩过强、过频或不协调,子宫有压痛,产妇烦躁不安;

7.宫口开全1时30分无进展,即上台阴道检查;

总之,产程中对任何异常或不能肯定的检查站果均应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得到及时处理。

二、第二产程

(一)指导产妇 宫缩时屏气用力,间歇时放松,膀胱充盈者应嘱其排尿或导尿,以免胀大的膀胱影响胎头下降。进产房后应继续给产妇吸氧,提高母婴血氧浓度。可以进食巧克力等高营养食品增加能量。

(二)加强产程度观察 要求每15分钟听取眙心音一次,观察宫缩并作记录。有胎儿窘迫征象时报告上级医师。协助处理。

(三)异常处理 第一、二产程中宫缩过强、过频,如间隔≤2分,持续≥60秒,必要时肌注琉酸镁2.5—5g或iV4g。

(四)宫口开全 1时30分产程无进展.即行阴道检查。

(五)接生准备 初产妇胎头拔露2—3cm,经产妇宫口开口 2—4cm,常规冲洗外阴,准备接生。

(六)新生儿即刻处理 胎儿娩出后进行阿氏评分,置于抢救台上保暖。

(七)加强宫缩 给产妇肌注催产素10U,有利胎盘娩出,预防产后出血。

三、第三产程

(—)协助娩出胎盘 胎儿娩出后,立即检查宫底高度及子宫收缩情况,有胎盘剥离征象时,协助娩出胎盘,不可暴力挤压子宫及强行牵拉脐带,以免子宫内翻及脐带断裂。

(二)胎盘脐带检查 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膜破口距胎盘边缘距离,测量胎盘大小、厚度、重量、脐带长度、以及仔细观察胎盘与脐带有否异常,必要时记录并画图表示。

(三)产后出血 注意收集、测撮出血量并作记录。产后出血超过400ml,伴宫缩欠佳,可静点催产素或肌注麦角新碱,同时按摩子宫,促进宫缩,必要时输血。如仍出血不止应仔细检查出血原因。

(四)产后产房内观察 2小时观察宫缩,出血量、血压及脉搏变化,一切正常后方可送回休养室。

(五)填写记录,接生者详细填写分娩记录、分娩登记表。

(六)新生儿查体、填写新生儿记录。

产褥期观察及处理

一、产后宫缩观察,每天在同—时间测量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

二、产后饮食及排尿,产后24小时注意进食鼓励饮水、注意血压,脉搏及排尿情况,如有尿潴留应及时以各种方法诱尿排尿,必要时导尿。

三、每日检查产妇恢复情况、包括乳房,乳头,宫底高度、恶露、会阴、腹部伤口,测血压,每日作产后记录。

四、产后常见问题的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一)乳胀、中西医治疗,指导正确喂奶.吸奶器协助排空。

(二)奶头皲裂,常用10%鱼肝油软膏涂抹,暂停喂奶,并用吸奶器吸净。

(三)须退奶者,常用中西医回奶,如麦芽陈皮汤,乙芪酚等。

(四)外阴水肿,灯照会阴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日2次。

(五)产后活动,顺产无并发症的产妇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剖宫产鼓励半坐位多翻身,第三、四日应起床活动。

(六)拆线,会阴裂伤I度24小时拆线,II度48小时拆线,侧切4天拆线,剖宫产6天腹部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