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病史采集】
1.一般情况,年龄、胎次、产次、分娩史、月经史、一般健康情况,有无慢性病等;
2.月经异常的情况,发病时间、诱因、出血量、持续时间、出血性质、出血前有无停经史等;
3.有无引起贫血或阴道出血的内外科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生殖道外伤等。
【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结合病史,进行系统检查,除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月经异常;
2.妇科检查 除外盆腔及生殖道的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肿瘤、妊娠并发症、宫内节育器等。
【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尿HCG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
2.器械检查:B超、阴道镜、宫腔镜、腹腔镜检查;
3.特殊检查:诊断性刮宫、基础体温测定、宫颈粘液结晶、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子宫碘油造影等。
【诊 断 】
根据月经异常的情况、基础体温的测定、子宫内膜病检、B超观察卵泡的生长发育及内分泌激素的测定,可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月经失调。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由于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在单纯雌激素的作用下,表现出四种不同的增生性变化: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过长、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增生期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
有排卵性月经失调又由于孕激素作用时间的长短而分为黄体功能不足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类型。
【 鉴别诊断】
必须排除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如更年期、老年期妇女的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青春期女孩的阴道或宫颈部恶性肿瘤,育龄妇女粘膜下肌瘤易诊断为功血。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1.异常妊娠及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滋养细胞疾病等;
2.生殖器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等;
3.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宫颈息肉等;
4.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服用维生素、补血药,纠正贫血;
(2)止血:一般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安络血、止血芳酸等,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孕激素类药物。
(3)调整周期:性腺素控制模仿生理性月经周期,适用于青春期功血,一般要用药2~3个周期;
(4)促排卵:用于青春期与生育期妇女,止血和调整周期后,促使卵巢功能恢复和排卵,常用药物有克罗米酚、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等,对于更年期妇女,则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2.手术治疗:
(1)刮宫止血;
(2)子宫内膜切除术;
(3)年龄大、药物和刮宫治疗无效,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过长者,全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