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
【 病史采集】
1.分娩期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且骨盆明显狭窄、头盆不称、阴道狭窄、子宫壁横隔、子宫颈腺肌病、胎位异常、胎儿畸形、盆腔肿瘤嵌顿于盆腔内而阻塞产道均可使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为了克服阻力,子宫上段肌肉强烈收缩,使子宫下段继续补牵拉而伸长变薄,以致引起子宫下段破裂。
2.凡子宫曾行过各种手术,此次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旧疤痕可自发破裂。
3.妊娠子宫受到各种外伤。
4.无良好监护条件下,分娩前肌肉注射催产素、麦角制剂,或不恰当地应用前列腺素阴道栓剂。
5.分娩期不适当或粗暴的阴道助产手术。
6.子宫肌壁的病理变化:如畸形子宫、子宫发育不良者、多次分娩史或多次刮宫史、感染性流产史、严重宫腔感染史、子宫穿孔史、人工剥离胎盘史及子宫肌壁曾有受绒毛细胞侵蚀史(如葡萄胎、绒毛膜癌与胎盘粘连史)、植入胎盘等导致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
【 体格检查】
1.先兆子宫破裂:
(1)产妇自觉下腹疼痛、烦燥不安、脉数、呼吸加快、下腹拒按。
(2)子宫下段延长、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可见环状凹陷、此凹陷会逐渐上升并达到平或脐部以上形成病理缩复环、子宫下段明显压痛。
(3)胎动频繁,胎心不规律或变慢。
(4)有时有少量阴道流血。
(5)产妇排尿困难,导尿时可发现血尿。
(6)阴道检查可发现胎先露,常较紧地固定于骨盆入口处,胎头有明显的颅骨重叠、宫颈水肿。
2.子宫破裂:
(1)产妇突然感到撕裂状剧烈疼痛、子宫收缩消失、腹痛暂时缓解。如内出血较多,则患者很快发生休克。
(2)胎动停止、胎心音消失,在腹壁下面可清楚地扪及胎体,有时在胎体一侧还可触及已收缩的宫体。
(3)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有移动性浊音。
(4)阴道流血。
【 诊断和鉴别诊断】
1.子宫破裂发生于子宫后壁时,诊断较困难。须根据病史进行分析,当产妇在晚期妊娠时或临产后突然感到有撕裂样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阴道流血,以及有休克前期或休克等征象时,均应考虑有子宫破裂的可能。
2.腹腔穿刺或后穹窿穿刺可明确有无内出血。
3.B超可协助诊断子宫破裂。
4.诊断子宫破裂主要与胎盘早剥相鉴别。
【 治疗原则】
1.发现先兆子宫破裂时,必须立即给予抑制子宫收缩的药物,如吸入麻醉或肌肉注射镇静剂如度冷丁100mg等,并迅速行剖宫产手术。
2.对子宫已有破裂者,立即行血象、血型检查,备血剖腹探查与大量输血以防休克。
用较大量抗生素防治感染。
当已发生休克者,应尽可能就地抢救,以避免因搬运而加重出血休克。但如果限于条件而必须转院时,也应在大量输液、输血的条件下以及腹部包扎后再行转运。
3.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胎次、一般情况、子宫破裂的程度与部位、手术距离发生破裂的时间长短、以及有无严重感染而决定。
4.对每一例子宫破裂的孕产妇特别是子宫下段破裂者,均应仔细地检查膀胱、输尿管、宫颈与阴道,如发现有裂伤,应同时将上述器官作好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