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乏力
【 病史采集】
1.精神因素及年龄:过度疲劳,进食少,入量不足,膀胱及肠充盈及过多镇静剂、镇痛剂 等因素。年龄小于16岁及大于35岁者分娩危险因素增加。
2.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多胎,羊水过多,妊娠合并症如:妊高征、糖尿病、 巨大胎儿等。
3.胎位异常或头盆不称。
4.既往有无生殖道畸形、过大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病。
【 临床表现】
1.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1)产程一开始,宫缩时间短而弱 ,间歇时间长而不规则,宫缩时子宫体不硬,平指压宫底部可有凹陷感 。
(2)子宫颈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逐渐下降,产程无进展或产程延长。
(3)临产过程中,产妇不适较轻。
(4)应与假临产鉴别。
(5)假临产宫缩不规则,并且不是逐渐由弱变强,由稀变频,宫口不扩张,肌肉注射度冷丁100mg后宫缩消失 。
2.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产程开始时,子宫收缩力正常。当产程进展到某一阶段,宫口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子宫收缩力转弱,产程不再进展或进展缓慢。
3.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结果
(1)第一产程延长,潜伏期初产妇超过16小时者,活跃期初产妇每小时宫口开大小于1.2cm,经产妇小于1.5cm或活跃期超过8小时者。
(2)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胎头无进展者。
(3)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
(4)产程曲线图协助诊断。
【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1)鼓励多进食,多休息,对产妇极度疲劳可给予镇静剂,如安定10mg或度冷丁100mg肌注。
(2)注意水与电解质平衡。
2.加强子宫收缩,经检查无产道异常或头盆不称者,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子宫收缩:
(1)温肥皂水灌肠及排空膀胱,对早破水胎头高浮、阴道出血、胎位异常者禁用灌肠。
(2)人工破膜。胎头已衔接,子宫颈口开大3cm以上可行人工破膜。
(3)针刺加强子宫收缩,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
(4)催产素静脉滴注,5%~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催产素2.5~5IU,以每分钟6~8滴的速度开始,以后滴数随宫缩强弱而加减,要有专人监护。
(5)安定10mg静注,促进子宫颈口扩张。
3.产程超过24小时或破膜超过12小时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宫口开全1.5小时,先露+3者,应行胎头吸引或产钳助娩。如宫口无法开全或先露<+3,处理后无进展或伴胎儿窘迫则施行剖宫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