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 位
【 病史采集】
1.孕30周前是否臀位,有无膝胸卧位校正;
2.胎儿宫内活动情况是否活跃;
3.有无子宫畸形(单角子宫、双角子宫);
4.羊水多少;
5.有无胎儿畸形(如脑积水);
6.是否有前置胎盘。
【 体格检查】
1.全面体检除外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2.骨盆外测量,指肛检查,必要时行阴道检查。
3.腹部检查注意腹形、宫高、腹围、胎方位、胎心最强部位及胎心率。
4.B型超声波检查测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
【 实验室检查】
1.血尿便常规、血型。
2.必要时行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测。
【 诊断与鉴别诊断】
1.临床表现:子宫呈纵椭圆形,胎体纵轴和母体纵轴一致,子宫底部可触及圆而硬的胎头,有浮球感,耻骨联合上可触到不规则而软的胎臀。胎心在脐平或略高处可以听得最清楚;
2.B超检查能证实臀位,发现胎儿畸形,了解胎头是否仰伸;
3.肛门检查及阴道检查在临产时可了解是否臀位及臀先露的种类,骨盆情况,宫口开大程度以决定分娩方式。
【 治疗原则】
1.妊娠期:第30 周前不需纠正,待其自然转成头,30周以上如为臀位应及时矫正,方法:
(1)膝胸卧位15分钟,每日2次,持续7~10天;
(2)艾灸或激光照射至阴穴15分钟,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
(3)外倒转术,如为单臀可不勉强做;
2.分娩期:应根据产妇年龄、胎产次、骨盆大小、胎儿大小、胎儿是否存活,臀先露类型及有无合并症,于临产初期作出正确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1)临产后胎心好可耐心等待,先露未入盆胎膜破不可灌肠,胎膜破后抬高床尾15°角,包扎腹部,听胎心、卧床,避免脐带脱垂;
(2)如宫缩乏力,须除外头盆不称,慎用缩宫素静滴;
(3)如果宫口开大4~5cm,胎足脱出阴道口应“堵”,10~15分钟听胎心1次,宫口开全助产;
(4)接产前排空膀胱,做好一切急救准备;
(5)胎盘娩出后常规肌注催产素防止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及时缝合,并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3.有下列情况应剖宫产:
(1)有难产史,臀位死产史;
(2)高年初产或多年不孕史;
(3)软产道及子宫畸形;
(4)估计有头盆不称、骨盆狭小或胎儿 > 3500g;
(5)第一产程中有胎儿宫内窘迫或脐带脱垂,而胎心音尚好者;
(6)第二产程先露部下降缓慢,软产道紧,阴道分娩困难;
(7)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使用催产素效果不佳者;
(8)臀位合并高危妊娠,胎盘功能欠佳;
(9)足或膝先露或儿头仰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