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胎盘早期剥离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3-06-22 14:36浏览:

胎盘早期剥离
    【 病史采集】
    1.妊娠晚期腹痛及阴道流血症状;
    2.部分病人有腹部直接撞击外伤史,外倒转术矫正胎位史,或双胎妊娠第一胎娩出过快、羊水过多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等,宫腔骤然减压史;
    3.常并发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已有血管病变者。
    【 体格检查】
    轻型者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有时体征与症状均不明显,仅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时方才发现;重型者以内出血为主,症状体征较为明显。
    1.全身检查:失血、贫血、病情状态可能与外出血量不成比例;
    2.产科检查:呈板状腹,子宫压痛,子宫呈激惹状态,子宫收缩后不能松弛,宫底随着胎盘后血肿之增大面上升,子宫>妊娠周数,胎位扪不清,胎盘剥离面积超过胎盘1/2或以上者,胎儿多已死亡,故胎心音多已消失。
    【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重者可能并发DIC,故必须作DIC筛选试验(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和3P试验)以及纤溶确诊试验;
    2.器械检查:B型超声检查;重点测胎盘厚度及监测胎盘后血块形成情况。
    3.特殊检查:必要时进行胎心监护。
    【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妊娠晚期腹痛、阴道流血病史,通过腹部检查、B超检查及产后胎盘检查等可确诊胎盘早期剥离,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前置胎盘;
    2.子宫破裂;
    3.胎盘边缘窦破裂及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
    【 治疗原则】
    1.纠正休克,休克状态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尽快改善患者状况,输血必须及时,尽量输用新鲜血,既能补充血容量,又可补充凝血因子;
    2.及时终止妊娠,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1)经阴道分娩:适用于经产妇一般情况好,出血以显性为主,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结束分娩者;
    (2)剖宫产:适用于重型胎盘早期剥离,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胎儿宫内窘迫者、或胎儿虽已死亡、但产妇病情恶化者,以及破膜引产后产程无进展者;
    3.防治产后出血:应用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若发现为子宫胎盘卒中,经保守治疗后,子宫仍不收缩,出血多且血液不凝,出血不能控制时,应在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并按凝血机能障碍处理;
    4.积极防治DIC:输新鲜血、血小板浓缩液、纤维蛋白原、新鲜血浆,适时应用肝素和抗纤溶剂;
    5.预防肾功能衰竭:监测尿量,适时使用20%甘露醇、速尿等利尿剂,监测血尿素氮,CO2结合力,肌肝、血钾等,出现尿毒症者行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