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高危妊娠
一、重点要点
掌握:高危妊娠的识别和诊断。
熟悉:高危妊娠的母儿监测方法及其意义。
了解: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
拓展:高危妊娠的系统管理在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中的意义。
二、主要内容
1.高危妊娠的范畴包括高危孕妇和高危儿。
2.诊断,通过病史询问包括:年龄、生育史、相关疾病、有毒物质接触史等,及产前检查、分娩期监测,筛查出高危妊娠。
3.特殊检测方法:包括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胎儿在宫内安危的监测。主要是通过妊娠图的描记、B超监测及胎动、胎儿电子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及胎盘功能监测。
4.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针对不同原因进行治疗及支持治疗,适时终止妊娠。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5学时。
教学实习:临床病例讨论,示教上述各种检查方法。
生产实习:管理高危孕妇,实践上述各种监测方法。
第十一章 妊娠合并症
第一节 心脏病
一.重点要求
掌握: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特别是妊娠期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
熟悉:1妊娠分娩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
2 妊娠合并心脏病影响母儿预后的因素。
了解:妊娠、分娩、产褥期心脏病病人的处理,及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
拓展:先心手术后的妊娠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目前先天性心脏病占多数(如手术后,换瓣后),其次为围产期心肌病,心率紊乱等,风心病较罕见。
2)妊娠对心脏病的相互影响,重点讲述妊娠期不同阶段及分娩期由于血液动力学改变增加心脏负担。
3)根据病史、体征、X线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及心功能分级。
4)妊娠期心力衰竭的诱因及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5)防治:妊娠前及早期妊娠根据心脏病种类,病变程度及心脏代偿功能,决定是否能妊娠。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心力衰竭。
6)产科处理:根据心功能状况适当选择分娩方式。
7)孕产妇心力衰竭的治疗:预防和早期识别心衰,减负荷、利尿、强心等,确定分娩孕周及分娩方式。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
教学实习:查房、示教与病例讨论。
生产实习:管理病人,教学查房,加深理解。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一.重点要求
掌握: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与其它妊娠肝病的鉴别诊断。
熟悉:肝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急性病毒性肝炎防治原则。
了解:1.妊娠期肝脏的生理变化。
2.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
拓展:1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
2妊娠肝病(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治疗。
二.主要内容
1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胆汁郁积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2妊娠与肝病的相互影响。
3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化验检查,做出诊断,特别重视重症肝炎的诊断及与其它肝病的鉴别。
4与妊娠剧吐,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脏胆汁郁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及药物性肝炎
相鉴别。
5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重症肝炎的防治。
6)妊娠合并肝病的产科处理原则。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
教学实习:通过示教与病例讨论,认识妊娠期病毒性肝炎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生产实习:通过管理病人,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掌握主要内容。
第三节 贫 血
一.重点要求
掌握: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与防治。
熟悉: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
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处理。
拓展: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二.主要内容
1)各种贫血的原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2)各种贫血对母儿的影响。
3)各种贫血的治疗及处理。
三.教学方法
在见习与生产实习时结合病例进行示教、讲解和讨论。
第四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
一.重点要求
掌握:1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
2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治疗中,对母儿并发症及胎儿宫内安危状况的监测。
熟悉: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原则。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特点,
拓展: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
二.主要内容
1学习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
2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3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
4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处理包括:妊娠前咨询、孕期血糖控制,孕妇及胎儿的监测、产后随诊等。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5学时。
教学实习:示教、结合病例讨论、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读书报告。
生产实习:管理病人,结合病例讨论,组织学生读书报告。
第五节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
一.重点要求
熟悉:1妊娠与肾脏疾病的相互影响。
2妊娠期肾脏疾病(无症状性菌尿和急性肾盂肾炎、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处理。
了解:妊娠期间肾脏的生理性变化。
拓展:1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病、糖尿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羊水栓塞、DIC等)对肾脏的影响。
2 妊娠期急性肾衰的诊断及处理。
二.主要内容
1正常妊娠期肾脏生理变化
2妊娠合并症对肾脏的影响及对肾脏疾病的影响
3症状性菌尿和急性肾盂肾炎、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处理。
三.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在见习与生产实习时结合病例进行讨论、学习。
第六节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重点要求
熟悉: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及治疗
妊娠与甲亢之间的相互影响。
了解 正常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变化;
拓展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的母儿监护。
二.主要内容
1 妊娠期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变化;妊娠与甲亢之间的相互影响。
2 妊娠合并甲亢的诊断,及治疗。
三.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实习时结合病例讲解、讨论。
第七节 妊娠合并肺结核
一.重点要求
了解:1妊娠与肺结核之间的相互影响。
2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拓展: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
二.主要内容
1 妊娠期与肺结核之间的相互影响 。
2 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三.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实习时结合病例讨论学习。
第八节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一.重点要求
熟悉: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了解: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二.主要内容
1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特点。
2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三.教学方法:自学为主。实习时结合病例讨论学习。
第九节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一.重点要求
熟悉:妊娠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阴道炎) 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了解:妊娠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阴道炎)的感染途径、对母儿的影响
拓展:1.妊娠合并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以及母儿传播问题。
2.妊娠期其他感染性疾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生殖器疱疹、弓形虫及风疹病毒的感染途径,对母儿的影响,临床诊断及治疗。
二.主要内容
1妊娠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阴道炎)的感染途径、对母儿的影响。
2 妊娠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阴道炎、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实习时结合病例讲解、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