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分娩并发症
第一节 子宫破裂
一、重点要求
熟悉:子宫破裂,尤其是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了解:子宫破裂的原因。子宫破裂的防治。
二、主要内容
1.子宫破裂的原因。
2.重点讲解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子宫破裂的防治。
(1)加强产前检查,密切观察和正确处理产程,严格掌握催产素使用指征和首次剖宫产的适应症。
(2)及早诊断、尽早手术、积极抢救、纠正休克。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0.5学时。
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通过难产病例讨论,掌握以上内容。
第二节 产后出血
一、重点要求
掌握:1.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
2.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熟悉: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拓展:产后出血量的评估研究。
二、主要内容
1.产后出血四大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撕裂及凝血功能障碍。
2.不同原因的产后出血的临床表现及特征。
3.产后出血的防治:
(1)妊娠期、分娩期、产后均应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工作。
(2)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止血,防治休克。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
教学实习:见习产后出血病人,结合病例讨论产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生产实习:通过实习、管理病人,对产后出血的病例讨论,掌握以上知识。
第三节 胎膜早破
一、重点要求
掌握: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熟悉:胎膜早破的病因、胎膜早破的诊断。
了解:胎膜早破的病因、对母婴的影响。
二、重点内容
1.胎膜早破的病因。
2.胎膜早破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
4.胎膜早破的处理原则。
三、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在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中,结合病例讨论,学习以上内容。
第四节 羊水栓塞
一、重点要求
熟悉: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羊水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鉴别诊断;羊水栓塞的防治。
拓展:羊水栓塞的急救。
二、主要内容
1.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危重急症,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羊水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临床检验、肺部X线摄片、心电图及
羊水成分的检测等辅助检查。
3.防治
提高对羊水栓塞诱发因素的警惕。
治疗原则: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加压给氧、纠正呼吸困难,防治凝血功能障碍及肾功能衰竭。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0.5学时。
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结合临床病例讨论。
第五节 胎儿窘迫 第六节 脐带异常
一、重点要求
掌握:1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 胎儿窘迫的处理
3 脐带异常的几种临床表现。
熟悉:胎儿窘迫的病因。
了解:1.胎儿窘迫的病理生理。
2.脐带脱垂的临床表现及紧急处理。
二、主要内容
1.介绍胎儿窘迫的概念,发病原因及分类。
2.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各种诊断方法。
3.重点讲解预防胎儿窘迫和及时处理对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意义。
4.脐带异常是导致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介绍临床的几种表现。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
教学实习:见习或病例讨论。
生产实习:通过管理病人及临床病例,掌握胎儿窘迫的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脐带异常的
几种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