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妇科病史及体格检查
一、重点要求:
掌握:1、采集妇科病人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基本技能。
2、妇科疾病主要症状及其分析、鉴别。
3、妇科病历书写的内容、格式。
熟悉:1、结合病史及体检,综合分析,对妇科常见疾病作出初步诊断。
2、妇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见第三十章)。
二、主要内容:
1.讲解妇科病史特点、采集妇科病史的内容、顺序与技巧、书写妇科病历的格式,展示标准病历。包括住院病历、病历小结、临床疾病的初步诊断(主要诊断、次要诊断)、鉴别诊断、拟定诊疗计划的要点及格式。
2.讲解并示范规范的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腹部检查、重点为盆腔检查)的内容、基本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
3.讲解妇科主要症状(阴道出血、异常排液、下腹痛、下腹部包块)的分析及鉴别诊断。
4.结合具体病例,分别逐次介绍妇科常用特殊检查方法(见第三十章,如阴道分泌物检查、宫颈和阴道细胞学检查、宫颈黏液检查、阴道镜检查、B超的应用、基础体温、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的临床应用指征、操作常规及其临床意义。
三、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
教学实习: 教师,讲解采集病史、体检及病历书写,分组示教标准病历、用教具在模型上示范操作。门诊及病房见习时,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参观、示教以上特殊检查方法。
每人书写1份妇科住院大病历,由教师修改。练习书写门诊病历数份。
生产实习:门诊亲自接诊病人,采集病史、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妇科检查和一些特殊检查、书写病历并处理常见病。病房亲自接诊新入院病人,完成2-3份住院病历,由上级医师指导、修改。
第十八章 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一、重点要求
熟悉 :外阴色素减退疾病的种类、各自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二、主要内容
1、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2、外阴硬化性苔癣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3、外阴白癜风及外阴白化病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
教学实习:结合所见病人,进行讲解、讨论,认识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生产实习:同上。
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一节 外阴炎症 第二节 阴道炎症 第三节 宫颈炎
一、重点要求:
掌握:1.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流行情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2.急、慢性宫颈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熟悉:1.外阴炎症的种类、各自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2.幼女性外阴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了解:巴氏腺囊肿与脓肿的相互关系及处理。
开拓 :影响阴道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
二、主要内容:
1.介绍外阴炎症病因、症状体征及防治要点,并介绍前庭大腺脓肿及囊肿。
2.重点讲述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3.简要介绍幼女外阴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强调老年性阴道炎在诊断时需与恶性肿瘤鉴别。
4.简要介绍急、慢性宫颈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简略。
教学实习:见习病人以上各种炎症,学习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滴虫检查、霉菌检查、宫颈涂片检查、见习阴道镜检查、宫颈物理治疗等方法。
生产实习:亲自诊治以上疾病,进一步熟悉并掌握以上内容。
第四节 盆腔炎性疾病
一、重点要求
掌握:急、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熟悉:盆腔炎的流行、病原体、传播途径及炎症的发展与转归,积极预防与彻底治疗的重要性及两者间的关系。
了解: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机制。
拓展:APID的诊断标准。
二、主要内容
1.从解剖及生理的特点阐述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2.介绍盆腔炎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的种类、传播途径及炎症的发展与转归。
3.重点讲述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并与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的治疗。
4.讲述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综合治疗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实习:门诊及病房见习各种盆腔炎病例、结合临床病例讨论病因、诊断及治疗。
生产实习:门诊掌握慢性盆腔炎的诊断及治疗,病房参与管理急性盆腔炎病人,掌握本节内容,并与其他急腹症及盆腔包块鉴别。
第五节 生殖器结核
重点要求
掌握:1.生殖器结核的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
2.生殖器结核的诊断、辅助检查方法、鉴别诊断。
熟悉:生殖器结核的治疗措施(药物和手术)。
二、主要内容
1.生殖器结核的流行病学、常继发于其它脏器结核,强调血行传播为主。
2.病理改变,主要波及输卵管,其次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及盆腔腹膜。
3.临床表现多样性,强调辅助检查的重要性,方法包括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胸部盆腔X线检查、B超、子宫输卵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腹水检查、结核菌培养等。诊断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宫颈癌相鉴别。
4.防治方面包括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中药及手术治疗。
三、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
教学实习:如遇到该类病例,结合临床病例讨论,重点在于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
生产实习:结合临床病例讨论,重点为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