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八年制)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7-11-11 18:33浏览:

第二十章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一节 外阴肿瘤
 
  一、重点要求
 
  熟悉:1.外阴良性肿瘤的种类。
 
  2.外阴上皮内瘤变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外阴鳞状细胞癌的病因、病理、转移途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主要内容
 
  1.外阴良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病、纤维病、脂肪病、平滑肌病的特点。
 
  2.外阴上皮内病变的病理(VINI、VINII、VINIII、及原位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3.外阴鳞状细胞癌的病因、病理、转称途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手术与放化疗)。
 
  三、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
 
  实习时结合病例进行识别和讨论。
 
第二节 子宫颈肿瘤
 
  一、重点要求
 
  掌握:1.宫颈恶性肿瘤的流行概况、病因、组织发生及发展(CIN—>浸润癌)。
 
  2.宫颈癌的转移途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
 
  3.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鉴别诊断。
 
  4.宫颈癌的预防、早期治疗宫颈炎及CIN的意义与方法。
 
  熟悉:1.子宫颈良性肿瘤的种类及处理。
 
  2.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预后与随访。
 
  3.CIN或宫颈癌合并妊娠的诊断及处理。
 
  拓展:CIN的诊治进展、预防、早期诊治的研究方向;HPV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二、主要内容
 
  1.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癌瘤。从子宫颈癌的病因特别是HPV感染因素,展望今后的防治前景。
 
  2.CIN和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和发展(宫颈上皮移行带、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的特点)、宫CIN及宫颈癌的形成、病理特征。
 
  3.子宫颈癌的转移途径,最常见的直接蔓延及具体部位,淋巴转移的一级组和二级组的淋巴结。
 
  4.子宫颈癌的临床分期,临床表现(特别是早期的临床表现)。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进行诊断。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宫颈其他疾患相鉴别。
 
  5.辅助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宫颈刮片细胞学(CCT、TCT、TBS新进展)、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组织检查、宫颈锥切术(LEEP新技术)等。
 
  6.CIN的诊治进展(细胞学、阴道镜诊断、CIN的治疗)。子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普查、普治及卫生宣教的实施。
 
  7.根据临床检查、疾病分期、病理结果、患者年龄等分别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放疗、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随访方案。
 
  8.CIN和宫颈癌合并妊娠的流行现状、诊断特点、孕产期的处理原则及随访。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
 
  教学实习:临床示教、见习病人、讨论各期病例。见习并操作宫颈涂片的制作;讲解细胞学分级,见习阴道镜检查法及镜下取活组织病理检查、LEEP手术。强调早期诊治。
 
  生产实习:直接管理宫颈癌病人、参观此类病人的诊断和各种手术方式、病例讨论,巩固以上内容。讨论早期诊治进展,查文献、读书报告。
 
第三节 子宫肌瘤
 
  一、重点要求
 
  掌握:1.子宫肌瘤的病理特征、分类、子宫肌瘤的变性。
 
  2.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子宫肌瘤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的指征、方案;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各种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熟悉:子宫肌瘤的病因。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处理。
 
  拓展:1.肌瘤组织内雌激素受体的研究。栓塞、超声、射频等消融治疗方法的研究。
 
  2.腔镜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
 
  1、子宫肌瘤的病因及近年来研究新进展(雌孕激素、受体、生长因子等与肌瘤发生的关系)。2、子宫肌瘤的大体所见、显微镜检特征;子宫肌瘤的变性。
 
  3、子宫肌瘤生长部位、分类,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4、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结合辅助检查(诊断性刮宫、超声检查、宫腔镜、腹腔镜检查、X线检查等)进行诊断;与各种盆腔包块相鉴别。
 
  5、治疗方法的选择:随访观察指征及方法;药物治疗的指征及各种方案;手术治疗的指征及各种术式(开腹或腹腔镜肌瘤剔除、宫腔镜下肌瘤切除、TVH、LAVH、TAH等)的合理选择。介绍栓塞、超声、射频等消融治疗方法。
 
  6、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并发症及诊断,孕产期的处理。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为主
 
  教学实习:临床示教、检查病人、参观各类手术,剖看离体子宫标本、病例讨论。
 
  生产实习:亲自接诊、管理病人,参与各类手术,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病例讨论。
 
第四节 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癌
 
  一、重点要求
 
  掌握:1.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治疗方法。
 
  2.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熟悉: 1.子宫内膜增生的预后。
 
  2.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特点、临床分期、转移途径、预后及随访。
 
  拓展:1.雌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研究,预防和早期诊断的研究。
 
  2.三苯氧胺、HRT与子宫内膜癌。
 
  二、主要内容
 
  1、子宫内膜增生的病理分类及特点,临床表现。
 
  2、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方法:分段诊断性刮宫、B超、宫腔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
 
  3、根据子宫内膜增生的类型、患者的年龄、有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等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4、子宫内膜癌的病因研究、病理特点、FIGO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转移途径。
 
  5、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检查及诊断方法(细胞学、B超、宫腔镜、分段诊刮等);主要鉴别诊断包括:功血、炎症、内膜息肉、宫颈癌、子宫肉瘤、输卵管癌及卵巢癌。
 
  6、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孕激素和抗雌激素药物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
 
  7、预防:定期防癌检查、重视病史及高危人群、正确应用HRT等。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学时
 
  教学实习:临床示教、见习各种辅助检查、参观手术、病例讨论。引导学生查阅文献。
 
  生产实习:管理病人,参与各种辅助检查及手术、病例讨论。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做文献综述,了解研究动态及方向。
 
第五节 子宫肉瘤
 
  一、重点要求
 
  熟悉:子宫肉瘤的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临床分期、转移途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预后。
 
  二、主要内容
 
  1.讲解子宫肉瘤包括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的病理特点、临床分期、转移途径。
 
  2.子宫肉瘤的诊断方法(病史、体征及B超、诊刮、术中剖视标本特点);鉴别诊断。
 
  3.子宫肉瘤的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孕激素类药物),子宫肉瘤的预后。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0.5学时
 
  实习时可结合病例讨论,强调诊断及与其他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
 
第六节 卵巢肿瘤
 
  一、重点要求
 
  掌握:1.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良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2.卵巢良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辅助检查、肿瘤标记物)、治疗原则。
 
  熟悉:1.卵巢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高危因素,组织学分类。
 
  2.常见卵巢肿瘤的分类及病理特征。
 
  3.卵巢肿瘤临床分期、与其他盆腔包块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4.癌的预防与追踪。
 
  了解:不同的手术方案、辅助手术的化疗方案。卵巢肿瘤合并妊娠的处理。
 
  拓展:卵巢癌疫苗的研究。
 
  二、主要内容
 
  1.卵巢肿瘤是类型最多的肿瘤,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意义及研究动态。
 
  2.WHO对卵巢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常见肿瘤(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根据卵巢组织学发生分类。
 
  3.FIGO对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期。
 
  4.良性卵巢肿瘤及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良性卵巢肿瘤常见并发症: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等。定期普查是早期发现卵巢肿瘤的主要方法。
 
  5.辅助检查方法:超声、CT检查、MRI检查、腹水细胞学检查、激素测定、腹腔镜检查等。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测定:CA125、AFP、Hcg、CEA等测定的意义。
 
  6.良性及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卵巢良性肿瘤与卵巢瘤样病变、盆腔炎性包块、子宫肌瘤、
 
  妊娠子宫、充盈的膀胱、腹水等的鉴别诊断;卵巢恶性肿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器结核、盆腔其他肿物的鉴别。
 
  7.治疗方面:根据良恶性采用不同的手术,恶性手术种类(分期手术、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肿瘤减灭术、二探术等)
 
  8.简介化疗方案: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5学时
 
  教学实习:参观手术、观看手术标本,见习各种辅助诊断方法、病例讨论各种卵巢肿瘤,强调早期诊治的意义。
 
  生产实习:接诊、管理病人、巩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参与各种手术和化疗。引导学生进行文献综述及病例讨论,展望预防和早期诊治的前景。
 
第七节 输卵管肿瘤
 
  一、重点要求
 
  熟悉:肿瘤的分类、输卵管恶性肿瘤的病因、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二、主要内容
 
  输卵管恶性肿瘤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辅助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后。
 
  三、教学方法
 
  以自学为主。
 
  实习时如遇到该类病例,可进行讨论。
 
第二十一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一、重点要求
 
  掌握:葡萄胎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及随访。
 
  熟悉:1.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及随访。
 
  2.绒毛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胎盘部位滋养细
 
  胞肿瘤的鉴别诊断;绒毛膜癌的临床分期及预后、治疗原则、随访计划。
 
  了解:1.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2.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对今后妊娠的影响。
 
  二、主要内容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定义、分类及依据、治疗方面的进展。
 
  2.葡萄胎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3.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临床分期、诊断(HCG测定、超声、CT检查、组织学检查)、与葡萄胎鉴别、处理原则(手术加化疗或单一化疗)。
 
  4.绒毛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侵蚀性葡萄胎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治疗原则(手术、化疗的指征)、常用化疗方案、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停止治疗标准。
 
  5.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随访计划。
 
  6.讲解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1.5学时
 
  教学实习: 临床病例讨论,找资料示教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