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06-29 08:30浏览:
次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从分子水平来预测葡萄胎恶变及恶变的早期诊断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段富含G的重复DNA序列,它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调节细胞衰老和死亡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类体细胞中测不到端粒酶活性。研究表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癌组织的端粒酶RNA基因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绒毛及葡萄胎组织。从而被认为是葡萄胎恶变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参数。最近的研究表明,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及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ateinase, TIMP)对肿瘤的发生与转移起重要作用。滋养细胞肿瘤有很强的亲血管性,葡萄胎转变为侵蚀性葡萄胎,进而转变为绒癌的过程中,必须多次溶解血管内皮基底膜,MMP能降解基底膜的Ⅳ型胶原,促进恶变及转移的发生。正常情况下MMP以酶原的形式与TIMP结合,TIMP活性受到抑制。故MMP的过度表达可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葡萄胎自然退化,病人应口服避孕药(除非另外有禁忌证)6个月。如果葡萄胎不退化,则必须去除(清宫)。选择的治疗是吸引术,随后用宫缩剂刺激与轻刮子宫。子宫切开术已不再采用,除非无法取得吸引器及子宫很大。根据年龄,产次及将来妊娠的计划可以选择子宫切除术。去除葡萄胎后应作胸部X片与血清β-hCG滴定度检查。滴定度必须在<10~12周内进行性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果诊断为持续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则需要化疗,那么病人在成功地治疗后,应该口服避孕药12个月。
病人持续有高的或升高的β-hCG水平,可能有浸润性葡萄胎或绒毛膜癌。正规的转移性探查及以后的治疗(往往为化疗)是需要的。检查后,疾病分类为转移性的,或非转移性的。转移性的疾病则进一步的分类为产生一个好的或坏的预后。
所有非转移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可用单个化疗药物(甲氨蝶呤或放线菌素-D)。然而,对于>40岁的病人,以及那些希望绝育及有严重感染,或无法控制的出血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少许无转移性疾病的病人对单一药物无效果,则可能是最终需要多种药物方案的候选者。实际上,100%的无转移性疾病的病人是能够治愈的。
转移性疾病的病人的预后,已随着有效的多种药物化疗方案的进展而大大改善。低度危险的转移性疾病的病人,依照WHO计分系统有时用单一药物治疗。高度危险的转移性疾病的病人需要积极的多种药物化疗。总之,高危病人的治愈率为60%~80%.有葡萄胎病史的病人,其下次妊娠复发的危险为1%.这些病人在妊娠早期应作超声检查以确认为正常宫内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并不使受孕受到损害,并且不增加先天性畸形,流产,或产前或围产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