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20 09:05浏览:
次
发生产后出血一般有以下几个常见原因: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娩出后,良好的子宫收缩会迅速关闭血窦,减少出血.产妇可感到下腹部阵痛,并于下腹部触及一个很硬的圆球,即收缩的子宫.有些高龄产妇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力较差,产后也容易发生子宫收缩迟缓.如产妇合并有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贫血,产程延长,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应用过多镇静剂等,都可造成子宫收缩乏力.甚至充盈的膀胱都可能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因此在产程中要听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良好的心理及身体状态,适当补充高热量,高营养饮食,定时排尿,进入第二产程后要按照助产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腹压.
胎盘因素:胎盘部分剥离,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胎盘,胎膜残留都会引起产后出血.因此产后接生人员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叫胎盘粘连.多次人工流产易导致子宫内膜受损及发生子宫内膜炎,或由其他原因引起子宫内膜炎,因此在要孩子之前应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或积极防治子宫内膜炎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
软产道损伤:急产,胎儿过大,宫缩过强,不正当的阴道助产,分娩过程中保护会阴不正确,都可能造成软产道的损伤而引起产后出血.分娩应选择正规,有抢救设施的医院,尽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造成凝血功能不良,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造成产后出血.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不宜妊娠者及时在孕早期终止妊娠,孕期积极防治贫血,是可以大大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产后出血的治疗,其主要在于正确估计出血量,及早识别产后出血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你好,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娩出后,随着胎盘的剥离和娩出,会有一定的血液流出,这是正常现象,出血量一般在100毫升左右.但是,如果在产后24小时内出血大于500毫升或产后2小时内出血大于400毫升就不正常了,称之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产妇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影响,主要是由失血量的多少和产妇本人的情况决定的.如果出血量不多或产妇体质强壮,耐受力强,一般经过治疗即可痊愈,不会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相反,如果在短期内大量出血,产妇本人又有贫血或凝血功能不良,则后果严重,可能会自觉头晕,心慌,四肢冰凉,晕厥,休克,同时失血时丢失大量凝血物质,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有的虽然经医生全力抢救保住了生命,但由于大量失血,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脏器功能受损.另外,有一种病叫席汉氏综合征,就是由于大量出血,休克,引起脑组织中垂体前叶缺血,坏死,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减少,使卵巢分泌的女性雌激素,孕激素减少,造成病人闭经,消瘦,无乳汁,乳房及外生殖器萎缩,这将给病人生理上,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创伤.此外,产后出血的产妇由于失血,贫血,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产褥感染.机体失血,营养不足,产妇精神紧张,焦虑,也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不利于母乳喂养. 所以,分娩应到正规,有抢救设施的医院,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以确保母婴健康.
子宫收缩乏力,可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加强宫缩;胎盘,胎膜不全应及时清宫;软产道损伤,要快速缝合止血;凝血功能障碍,应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
引起产后出血有以下几点原因:1.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这个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一般经过加强宫缩,如按摩子宫;应用缩宫剂如缩宫素,麦角新碱(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和前列醇素类药物等;宫腔纱条填塞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栓塞或者子宫动脉栓塞处理后大都能明显好转,如果经以上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会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者子宫全切除术挽救产妇生命.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或者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等均会影响子宫收缩而导致产后出血,如果怀疑后胎盘因素会立即做阴道及宫腔检查,如胎盘已剥离则立即取出胎盘,如果你阿联的话,会徒手剥离胎盘,有可疑胎盘植入的则必须行手术切除子宫,胎盘胎膜残留的可行钳刮术或者刮宫术,一般经以上处理也会明显好转的.3.软产道裂伤,经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后也能明显好转.4如果是凝血功能障碍,特别是羊水栓塞导致全身微血管弥漫性凝血的话,由于病情凶险,病情进展快,是有可能出现产妇死亡的情况的,还有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果处理不及时准确的话也可能造成产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