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胎位是指分娩前宝宝在子宫里的位置。宝宝出生前在子宫里的姿势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准妈妈是顺产还是难产。
怀孕7个月前,宝宝较小,在子宫里有活动余地,胎位也时常在变,差不多有半数以上的宝宝头朝下,半数宝宝的头朝上,这时的胎位正否关系不大,不必作处置。因为大部分宝宝可以掉头向下,采用头先出世的胎位。怀孕8个月以后,宝宝长大,贴近于宫壁,胎位基本不变了,此时如果还没有转成头位,就应该请医生纠正胎位。因为臀位或横、斜位都会造成难产。一般来讲,宝宝出生前的胎位有下面三种情况:
(1)头先露。准妈妈妊娠8个月之后,宝宝自然转位变成头朝下的姿势,分娩时头先出来。这种胎位是正位,大约有96%的产妇属宝宝正位。头先露分娩,孩子和大人都比较平安。
(2)臀先露。是指妊娠8个月后之后,宝宝自然转位后臀朝下,分娩时臀先出来。这种臀先露属于胎位不正,分娩时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助产。如果助产护理得好,孩子和大人也可以平安无事。
(3)横位。宝宝横在子宫内,称为横位,分娩时先生出1只胳膊或1条腿。这种横位宝宝很难生出,危险性很大,母子的平安受到很大威胁,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才能确保母子的安全。
造成胎位不正的原因很多,如准妈妈骨盆狭窄,宝宝头部不能入盆;羊水过多,腹壁太松,宝宝在子宫位置不易固定等因素。
胎位不正,一般只要按规定做产前检查,都可以发现。不过,即使胎位不正也不必惊慌,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解决:
(1)在妊娠7个月前,可以做膝胸卧位操纠正,天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钟,连续做1周,胎位可以转正。其姿势是,在硬板床上,胸膝着床,臀部高举,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尽量接近床面,但要注重做前要松开裤带。
(2)用艾卷(艾条)炙两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每日1次,每次l0-20分钟,连续做l周。注重艾卷离皮肤不要太近,以免烧伤皮肤。
(3)从外部进行倒转,让宝宝进行180度的翻转,然后用布将腹部包裹起来,维持头位。详细做法:用手在腹壁上摸到宝宝的头后,把宝宝的头慢慢转到骨盆腔里,再把臀部推上去。当然做这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如果自己乱来,弄不好,会导致脐带缠在宝宝脖子上或发生宝宝早剥。假如宝宝的臀、足已经伸入小骨盆,倒转困难,或者在倒转时胎心有变化,就不能勉强,那只好让这宝宝立着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