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08-16 08:55浏览:
次
待产、分娩、第四产程的观察与保健
一、识别临产
1、 临产的标志: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同时伴随宫颈消失,宫口扩张,胎先露下降。
2、准确区分几种不规则性宫缩:
(1)假临产:即为先兆临产的宫缩,为临产前的表现,其特点为:
①宫缩持续时间短(<30秒)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则,宫缩强度不增加。
②宫缩时不适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短缩,宫口不扩张。
③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④给予强镇定药物能抑制宫缩。
(2)原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开始即表现为宫缩乏力,宫缩不规则,宫颈扩张早期缓慢或停滞,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滞,潜伏期延长。
二、正常产程时限
产 程 定 义 平均正常时限(h)
第一产程:潜伏期 规律宫缩-宫口<3cm 8
活跃期 ≥3cm——宫口开全 4
第二产程 宫口开全——胎儿娩出 2
第三产程 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0.5
第四产程 产后2—4小时
三、产程观察与处理
(一)评估
孕妇入产房后,应对孕妇的健康状态及胎儿状态进行评估
全面了解孕检情况;
孕妇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体格检查和阴道检查;
胎儿情况检查:B超、NST、CST。
(二)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血压一次。
(三)产程图的描记
1、产程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宫口扩张程度和胎先露下降速度为纵坐标,每次检查及时描记。
2、临产开始(为0点),宫口开大3cm后,开始记录每次检查的宫口开大程度和胎先露下降程度。
3、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
各产程的观察要点
(一)第一产程: 指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分潜伏期和活
跃期。
1.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宫口开大;胎头下降;宫口近开全时胎膜破裂。
2.产程观察
(1)宫缩:规律性、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
(2)测血压、脉搏:
潜伏期每4小时记录一次、活跃期每2小时记录一次。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血压增高者,应增加测量次数。
(3)听胎心音:
潜伏期每4小时听胎心一次,活跃期每30分钟一次。
有条件者加 强胎心监护(CST)
各产程的观察要点
(4)宫口扩张与胎先露下降
潜伏期每4小时检查一次、活跃期每2小时检查 一次。
经产妇及宫缩频繁者,应缩短检查间隔。
(5)胎膜和羊水观察
记录破膜时间、羊水量及性状。
破膜后立刻听胎心音,胎心音异常者立刻阴道检查,是否有脐带脱垂。
羊水胎粪污染,说明存在胎儿窘迫。
破膜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者,给予抗生素防备感染。
各产程的观察要点
(二)第二产程
第二产程时间,初产妇1~2小时,经产妇原则通常数分钟,原则不超 过1小时。
1.产程观察
(1)密切监测胎心音,10分钟一次,可行持续性胎心监护。
(2)观察胎头下降情况。
(3)第二产程超过1小时,无分娩迹象者,应行阴道检查,决定是否能阴道分娩。
(4)如出现第二延长或胎儿窘迫,及时查明原因,尽快结束分娩。
2.接产、会阴保护,会阴侧切等。
(三)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至胎盘胎膜娩出,需5-15分 钟,一般不
超过30分钟。
1、胎盘剥离和征象
(1)子宫体部变硬呈球形。
(2)阴道口外有脐带自行延长。
(3)阴道少量出血。
(4)用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子宫体上
升而脐带不再回缩。
2、协助胎盘娩出法。
3、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先检查胎盘母体面,然后检查胎
膜,再检查胎盘胎儿面边缘有无血管破裂,能及时发
现副胎盘。
4、如有胎盘或大部分胎膜残留,无菌条件下将手伸入宫
腔取出残留组织。
5、如胎儿娩出15分钟后胎盘仍无剥离征象,立即寻找原因,积极处理,徙手宫腔探查,施行人工剥离胎盘术
6、如胎儿娩出30分钟后胎盘仍未娩出,在消毒下行手取胎盘术。如剥离困难或阴道出血增多者,不要强行剥离,送转院或请会诊。
7、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损伤者及时行修补术。
(1)检查部位:会阴、小阴唇内侧、尿道口四周、阴道及宫颈。
(2) 检查方法:
会阴及阴道下段:中、食指卷干纱布伸入阴道中下段,由
会阴体向内压并移动一周。
阴道中、上段,阴道穹隆:用单叶阴道拉钩暴露。
宫颈:用双叶阴道拉钩暴露宫颈,后用两把卵圆钳夹宫颈
前唇,并向下牵引,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交替移
动,逐点检查。
各产程的观察要点
8、肛门检查:检查有无缝合的肠线通过直肠粘膜。
9、准确估计出血量。
(四)第四产程
1、指胎盘娩出后的2~4小时,观察内容,测定血压、脉搏、子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膀胱充盈程度以及会阴伤口情况。每30分钟记录一次。
2、如产后出血大于200ml,应及时认真从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