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妇产疾病 > 文章内容

卵巢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09-03-21 10:27浏览:

白自求思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科 安启哲

  卵巢破裂分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排卵属于生理
变化,不引起不良后果。但在生理改变过程中,如卵
细胞排出后不能迅速止血或凝血块脱落,滤泡壁及增
生期黄体组织脆弱,因炎症基膜硬化等都易使卵巢发
生破裂,引起出血,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卵巢破裂多
见于年轻妇女,常发生于卵巢功能旺盛时期。其发病
率国内外报道均不高,但临床并非罕见。由于对本病
认识不足。常易被忽略。
卵巢破裂分滤泡破裂与黄体破裂(或黄体囊肿破
裂)两种。因缺乏特有症状,常易误诊为异位妊娠、
阂尾炎、卵巢瘤蒂扭转及附件炎等,误诊率高达%%。
我院收集20例,其中诊断为异位妊娠n例,阑尾炎3
例,盆腔炎、卵巢瘤扭转l例,术前正确诊断卵巢
破裂者仅心例。普遍认为卵巢破裂多发于右侧。据胡
氏分析47例卵巢破裂病例,右侧占64.7%,Moston
报道84例中79例发生于右侧;本组20例中右侧为12
例。右侧多发的原因可能与右侧卯巢动脉由腹主动脉
直接分支而使动脉压增高有关。因为多发于右侧,才
易与阑尾炎相混淆。据统计,误诊为阑尾炎者高达
50%以上。
卵巢破裂的诊断:卵巢破裂与月经周期有一定关
系。如月经规律,卵巢破裂80%发生于经前7~10
天的黄体期,佣而在月经前1~2天发病,极个别发生
在月经期。滤泡破裂多发生在经间期,即月经后10~
18天左右,据Ruage介绍30%发生于经间期。
腹痛是卵巢破裂的主要症状,因卵巢破裂后卵泡
液和内出血刺激腹膜而产生。发病早期腹痛局限在一
侧下腹部或全下腹,并向肩、背部放散,剧烈腹痛之
后变为持续性下坠痛,常有阵发性加剧。如腹腔内出
血多,可使病人瞬间陷入休克状态;如出血量少,则
在剧烈腹痛后,随即减轻而痛感消失。卵巢破裂后阴
道流血少见,且阴道流血不是特有症状,临床意义不
大,偶而有因黄体破裂而出现阴道流血,恰似.黄体退
变引起子宫内膜剥脱,相当于月经来潮并非阴道不正
出血。卵巢破裂后因有限局性腹膜炎存在,常合并低
热和白细胞增高。
黄体破裂即为卵泡膜血管破裂。排卵后卵泡膜的
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向卵泡内增生并破坏基膜,顺
粒细胞增长肥大,卵泡膜细胞向颗粒层细胞侵入,因
此易促成黄体病理性出血,这也是黄体破裂发病率高
的直接原因。而滤泡破裂临床也并非少见,只是因为,

滤泡发育期血管小,血管尚未完全侵入到卵泡膜细胞层,

因此滤泡破裂后出血少,腹痛轻,临床易忽略。
临床上排卵期腹痛,即由于排卵时逮泡破裂所致。偶
而于妇科内诊时,发现附件区一侧明显压痛,病人立
即出现腹痛,轻者短时间内腹痛消失,重者腹痛症状
持续1~2日后自然缓解。这乃人为造成滤泡破裂之
征。但目前国内尚未见因此而引起急腹症要剖腹止血
的报道。盆腔手术操作中也偶有撞破发育期遗抱者,
但均出血不多,直视下破口能迅速止血,常无需缝合
处理。
卵巢破裂的鉴别诊断:与阑尾炎鉴别:急性阑尾炎
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右下腹腹膜刺激症状明显,即
腹肌紧张及压痛反跳痛明显,恶心呕吐较重,而卵巢
破裂在发病初期即为下腹部疼痛,但随时间推移,腹
痛逐渐缓解,而阑尾炎症状却愈加明显,卵巢破裂的
压痛点往往低于麦氏点,并具有内出血症状及体征。
与宫外孕破裂鉴别:两病症状相同,均为急腹症之
一,内出血量多,均需急速剖腹止血,临床上常不易做
出鉴别诊断。但对轻型病例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输卵
管妊娠常有短期停经史、妊娠反应及少量阴道流血
等,盆腔检查可触到包块,少数月经不规律者,应注
意寻找客观体征,对未婚未孕妇女尤应注意和异位妊
娠相鉴别。
辅助诊断:(1)B型超声显象,如用高分辩力的
超声诊断仪可显示卵巢外形,如卵巢破裂时,卵巢外
形不规整,卵巢稍大,漂浮于液性暗区中,(2)后弯
窿穿刺,可与阑尾炎相鉴别,和异位妊娠的鉴别意义
不大。但有人报告,异位妊娠所抽出血液的红细胞压
积>抢%,而黄体破裂时所抽出血液的红细胞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