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肝火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3-09-15 09:10浏览:

肝火,中医名词,指肝炎亢盛的病理现象
由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

1、平素应该保持心情舒畅,气机郁滞者可做扩胸保健运动以疏散气机。

2、饮食均衡,忌过食辛辣及肥甘油腻。

3、注意锻炼身体。
临床表现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症。

肝火的鉴别诊断:

1、肝火上炎

病证

头热

主要症候

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有力。

2、肝火亢盛

病证

消瘦

主要症候 形体消瘦、烦躁不安,性急易怒,头晕目眩,胁肋灼痛,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3、肝火上冲

病证

舌血+刃

主要症候

舌上出血,舌肿木硬,舌苔黄,舌边红绛,或起芒刺,并见头中热,烦热,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耳鸣耳聋,胁肋痛,性急善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燥,甚则昏厥,脉弦数。

4、肝火犯肺

病证

咳嗽

主要症候

症见咳嗽气逆,痰出不爽,或如梅核,或如败絮难以咳出。咳时面红并引及胁痛。咽喉干燥,烦躁易怒。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