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腓总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0-30 09:01浏览:

 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注意预防:
 
如上石膏或夹板前在腓骨头后加用衬垫保护,腘窝或腓骨头处手术时应防止腓总神经损伤。
 
腓总神经损伤应尽早治疗,多数可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修复,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可考虑选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
 
临床治疗表明,伤后3个月以内手术的效果最好。
 
闭合性腓总神经伤尽管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也应尽早手术探查,行松解术、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如无恢复,可转移胫后肌或行三关节融合术,以改善功能。感觉障碍不在负重区,可不处理。
 
腓总神经损伤表现
 
1.患足不能背屈、外翻,足趾不能伸直:
 
2.由于胫神经支配的小腿后侧肌群失去拮抗,会出现足下垂、足内翻、足趾微屈:
 
3.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4.局部麻木、刺痛,小腿前外侧和足背,包括第一趾间隙皮肤感觉减退或者缺失。
 
诊断检查
 
1.扣击试验(Tinel征),局部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
 
2.出汗试验检查,神经损伤后,支配区的皮肤发冷、无汗、光滑、萎缩,可在手指掌侧涂2%碘溶液,干后涂抹一层淀粉,然后用灯烤,或饮热水后适当运动使病人出汗,出汗后变为兰色。
 
3.电生理检查时患侧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波间期延长,而受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无肌电电位。
 
腓总神经常见损伤原因
 
1.撞击、挤压、冷冻、电击、放射性伤、火器伤等外伤引起;
 
2.代谢障碍(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和麻风等引起;
 
3.腓骨小头或腓骨颈骨折、腓关节后脱位等;
 
4.医源性神经损伤,如小腿石膏固定太紧,牵拉,长时间压迫等。
 
腓总神经损伤康复
 
(1)早期康复
 
可进行运动疗法,若是神经损伤较轻时早期可考虑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需在无痛范围、正常关节活动范围中进行,速度需慢,在术后需充分固定后进行。
 
采取理疗方法,如温热疗法、激光疗法、水疗等。
 
使用矫形器治疗,利用足托或穿矫形鞋使踝保持在90度,如足吊带、AFO、踝支具。
 
(2)恢复期康复
 
在急性期的炎症水肿消退后,进入恢复期康复,主要是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场法、脉冲电磁场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神经节苷脂、神经营养因子等。
 
在增强肌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方面,运动疗法的运动量需从助力运动到主动运动,再到抗阻运动过程逐渐推进,动作需缓慢且范围尽量大,配合物理治疗效果会更佳。
 
肌力在1-2级时,进行助力运动,借助滑轮悬吊带、滑板、水浮力来减轻重力运动;
 
肌力在2-3级时,采用范围较大的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并逐渐减少辅助力量,注意肌肉的过度疲劳;
 
肌力在3-4级时,开始进行抗阻运动,借助哑铃、沙袋、胶皮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