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中医内科水肿-2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03-30 10:25浏览:

三、分证论治:

  (一)阳水

 

风水相搏证

湿毒侵淫证

水湿浸渍证

湿热壅盛证

主症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按之水肿凹陷易恢复(环球网校提供中医执业医师2017中医内科学第七章第一节水肿知识点预习)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身发疮痍,甚者溃烂

全身水肿,身体困重,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

兼症

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伴咽喉红肿疼痛,或兼恶寒,咳喘

小便不利,恶风发热

胸闷,纳呆,泛恶

胸脘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

舌脉

舌质红,脉浮滑数;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亦可见沉脉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苔白腻,脉沉缓

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病机

风邪袭表,肺气闭塞,通调失职,风遏水阻

疮毒内归脾肺,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水湿内侵,脾气受困,脾阳不振

湿热内盛,三焦壅滞,气滞水停

治法

疏风清热,宣肺行水

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分利湿热

代表方

越婢加术汤加减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五皮饮合胃苓汤

疏凿饮子

  (二)阴水

 

脾阳虚衰证

肾阳衰微证

瘀水互结证

主症

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易起

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

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

兼症

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

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觥白,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

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

舌脉

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病机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脾肾阳虚,水寒内聚

血水瘀塞经脉,三焦气化不利

治法

健脾温阳利水

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

实脾饮

济生肾气丸+真武汤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