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8-03-20 18:26浏览:
次
1.中药治疗 因血崩而厥脱,可急用参附注射液、参附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枳实注射液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因高热证而致厥脱,可用参附青注射液、升压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等加人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也可用安宫牛黄丸鼻饲给药。
2.针灸治疗
(1)体针:常用素髎、内关、涌泉穴,备用水沟、足三里、十宣、百会、合谷穴。先取常用穴,如针后收缩压仍小于80mmHg,适当增加备用穴,用平补平泻手法。素髎穴持续运针30分钟,其他穴位可连续捻转提插3~5分钟,稍作间歇又继续运针,直至血压回升,留针1~12小时,留针期间间断运针。
(2)耳针:常用肾上腺、皮质下、升压点、心穴,备用神门、肺、交感、肝穴。以常用穴为主,每次取1~2穴,效不显著酌加穴位。先以50次/分的频率捻转2分钟,中度捻力,然后接上电针仪继续刺激,并适当调节强度与频率,直至升压满意为止。
3.西医药处理
(1)失血性休克:争取就地急救,患者保持平卧位,或头胸部和下肢均抬高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给氧。尽快针对出血原因,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快速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预防肾衰,保护肾功能。
(2)感染性休克:积极有效地控制感染;适当地补液扩容;纠正酸中毒;在补充血容量和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加用扩血管药如多巴胺、阿拉明或氢溴酸山莨菪碱;有心肌乏力乃至心衰表现应给予快速强心剂;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在有效抗感染药物已经输入的前提下,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可以明显减少补液量和缩短纠正休克的时间;同时注意预防肾衰,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