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09 15:54浏览:
次
(一)辨证论治
1.月经先期
(1)肾气虚
[症状]月经提前,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方剂应用】固阴煎加减。
(2)肝经郁热
[症状]经期提前,量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烦躁易怒,曰苦咽干,喜叹息。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方剂应用]丹栀逍遥散(丹皮、炒山栀、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加减。
(1)肾虚血少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经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暗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剂应用]归肾丸合四物汤加减。
(2)气滞血瘀
[症状]经期延后,经量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方剂应用]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加减。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肾虚
[症状]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质稀,其色淡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剂应用]固阴煎加减。
(2)肝郁
[症状]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血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情志不舒,心烦易怒,嗳气食少,时欲叹息。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剂应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加减。
(二)用药注意(新增内容)
1.调经之本在肾,以填精养血为主u,佐以助阳益气之品。补脾以健脾升阳为主,用药不宜过用甘润或辛温之品,以免致碍脾阳或耗伤胃阴。疏肝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肝之品,调理气血当辨气病、血病,病在气者,治气为主,治血为佐;病在血者,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2.经前血海充盛,勿滥补,宜疏导。精气血室正开,大寒大热之剂宜慎用。经后血海空虚,勿强攻,宜调补,总以证之虚实酌用攻补。
3.含有寒凉、固涩之品的中成药,应当中病即止。同时患有感冒等外感病,不宣服用补宜类中成药。
(三)健康指导(新增内容)
经期注意保暖,情绪愉悦,起居规律,饮食清淡、有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