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华医学网
发布时间:2017-10-09 15:44浏览:
次
(一)辨证论治
1.行痹
[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剂应用]防风汤(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甘草,大枣)加减。
2.痛痹
[症状]肢体关节紧痛,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温痛减,痛处不红不热而常有冷感,关节不可屈伸。苔薄白,脉弦紧或沉迟而弦。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剂应用]乌头汤(川乌,芍药,麻黄,黄芪,甘草)加减。
3.着痹
[症状]肢体关节酸痛、重着,患处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剂应用]薏苡仁汤(薏苡仁,当归,川芎,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加减。
4.旭痹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或以尻代踵,以背代头,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舌红或淡,脉细数。
[治法]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方剂应用]桃红饮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二)用药注意(新增内容)
1.此类中成药大多有祛风除湿通络功效,孕妇禁用,老弱、脾虚者慎用;服药中出现胃脘不适停服;中成药中含有附子、乌头等有毒药味,出现头晕、心悸、舌麻、脉迟结代等中毒反应,停服,送诊。
2.风寒湿邪为痹证主要致病外邪,易循经内舍于脏,出现心悸、咳喘、胸痛等及时就诊。
(三)健康指导(新增内容)
合理膳食,勤加锻炼,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