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胃痛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7-10-09 15:27浏览:

六、胃痛

  (一)辨证论治

  1.寒凝气滞()

  [症状]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和不渴或吐清水。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剂应用]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或良附汤(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加减。

  [中成药选用]良附丸、附子理中丸、温胃舒颗粒、香砂养胃丸。

  2.饮食停滞

  [症状]胃痛胀满,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导滞和胃。

  [方剂应用]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莱菔子、陈皮、连翘)加减。

  [中成药选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开胃山楂丸。

  3.肝胃不和

  [症状]胃脘胀痛,连及胁肋,暖气后疼痛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剂应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陈皮、川芎、炙甘草)加减。

  [中成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柴胡疏肝丸、舒肝和胃口服液、沉香舒气丸、胃苏颗粒。

  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方剂应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丹皮,山栀,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黄连,吴茱萸)加减。

  [中成药选用]加味左金丸、元胡止痛片、三九胃泰颗粒、胃逆康胶囊。

  5.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剂应用]黄芪建中汤(炙黄芪、桂枝、生姜、白芍、炙甘草、大枣、饴糖)加减。

  [中成药选用]香砂养胃丸、良附丸、小建中颗粒。

  (二)用药注意(新增内容)

  1.注意

  “忌刚用柔”:理气和胃止痛为胃痛治疗大法,,但久用辛香理气之剂易耗阴伤气,尤其有肝胃郁热证合胃阴不足者,宜“忌刚用柔”,理气之品宜选香橼皮、佛手、绿萼梅等辛平之品。

  2.久痛防变

  胃痛经久不愈,痛无定时,消瘦无力,贫血,当防恶性病变,应及时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三)健康指导(新增内容)

  1.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胃痛发作时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粗糙多纤维食物、尽量避免进食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进食宜细嚼慢咽。

  2.保持精神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