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讯、医学知识尽在中华医学网!
每日医学知识、资讯海量更新,天天给你健康!
返回主页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中药
医学科普
口腔疾病
内分泌科
男科疾病
肿瘤疾病
消化疾病
妇产疾病
血液疾病
血液疾病
呼吸疾病
心脑血管
神经疾病
儿科疾病
精神心理
皮肤性病
五官疾病
内科疾病
普通外科
临床手术
整形外科
外科其他
临床科室
疾病症状
急诊急救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护理医学
实践技能
物理检查
化学检查
检验医学
中医特色
中医方剂
中药知识
生物医药
西药知识
中西药品
专科用药
临床用药
医院查询
就医指南
制药企业
医药批发
医疗器械
医学资源
医学文献
Medicine
Disease
Health
Institutes
疾病与营养
饮食与养生
疾病预防与控制
肾内科
肝胆外科
人群常见疾病
其他科室疾病
医药科研
用药指导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医中药
> 文章内容
五脏——肾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9
浏览: 次
肾的部位与形态
肾位于人体腹腔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关于肾的具体形态,《类经图翼》有较详细的描述:“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各有带两条。”以上描述,与现代解剖学基本一致。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主水液
肾主纳气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说,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对于精气之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应有效应创造良好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1. 精的概念、组成及功能:精,是精微、精华之意。中医学中的精,即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含义有两方面。
肾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两部分。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2. 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肾所藏的精气可以转化为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兹分述之。
肾主生殖:生殖,即生育繁殖,即是人类繁衍后代的保证。中医学认为,生殖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基础。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事以时下,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从中年进入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竭,“天癸”这种物质也逐渐消失,生殖能力即逐渐地丧失。
肾气促进生长发育:人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均和肾中精气的盛衰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
可见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如果肾的精气虚衰,必然会给人体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此外,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防止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此外,中医学认为,精血互相化生,肾精可以化生为血液,如《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肾精生血理论,对中医临床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 肾中精气与肾阴、肾阳的关系: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将其概括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
正是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根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即会因此而导致其他各脏阴阳的失调。反之,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亦必累及于肾,损耗肾中精气,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此即是“久病及肾”的理论根据。
应当指出,由于肾阴和肾阳,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其物质基础,故肾的阴虚或阳虚,实质上均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形式。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则可累及肾阳,发展成阴阳两虚,称作“阴损及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亦可累及肾阴,发展成阴阳俱虚,称作“阳损及阴”。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肾中精气亏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定条件下,肾中精气虽已亏损,但其阴阳失调的状况,却又不很明显,因而称之为肾中精气亏损,或可分别称为肾精不足和肾气虚损,而很少论及阴阳。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肾在志为恐
肾在液为唾
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肾在志为恐:肾在志为恐。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惊与恐相似,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惊与恐,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惊恐虽然属肾,但总与心主神志相关。心藏神,神伤则心怯而恐。故《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故《素问·举痛论》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肾的生理特性
1. 肾性潜藏,为固摄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由于肾的封藏、固摄,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的过量排泄与亡失,而肾的精气越满盈则人的生机越旺盛,故中医素有“肾无实证”、“无实不可泻”的观点。一旦肾的封藏、固摄功能失常,则可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遗精、小便清长、遗尿、尿失禁、汗出过度、大便滑脱不禁,女子还可见带下、滑胎等。
肾的封藏与肝的疏泄是相反相成的关系,肝的疏泄可防止精气的过度壅滞,肾的封藏可防止精气的过度亡失。
2. 肾与冬气相应:肾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的阴阳变化相通应,冬季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有利于肾的封藏,但冬季亦应注意养肾固精,防止肾的精气过度耗泄。
标签:
中药知识
中医方剂
药膳食疗
中医疾病
中医文化
中医特色
肢体发凉
眼睛上火
阴盛阳虚
月经血块过多
月经时多时少且淋漓不断
月经前水肿
月经量多的病因
月经期间腰疼
月经量多
硬化
阴阳气血失衡
阴虚胃痛
阴虚体质
阴虚火亢症的鉴别诊断
热门标签
尿毒症
白血病
子宫肌瘤
输卵管不通
漏斗胸
股骨头坏死
风湿
糖尿病
肾炎
癫痫
肝病
肝硬化腹水
甲亢
三叉神经痛
重症肌无力
脑瘫
帕金森
红斑狼疮
颈椎病
牙齿
怀孕
湿疹
硬皮病
脱发
尖锐湿疣
牛皮癣
不孕不育
抑郁症
白癜风
高血压
最新文章
中药知识
中医方剂
药膳食疗
中医文化
中医疾病
中医特色
肢体发凉
眼睛上火
阴盛阳虚
月经血块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