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01 19:03浏览:
次
1.临床表现
(1)上尿路结石:包括肾和输尿管结石,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突然发作的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大小及移动情况等有关。绞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疼痛为阵发性,并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检查时肾区有叩击痛或压痛。结石较大或固定不动时,可无疼痛,但常伴有肾积水或感染。绞痛发作后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较少,或有排石现象。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唯一的临床表现。
结石合并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伴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
双侧上尿路结石或孤肾伴输尿管结石引起完全梗阻时,可导致无尿。
(2)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此时患儿常手握阴茎,蹲坐哭叫,经变换体位又可顺利排尿。多数患者平时有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前列腺增生继发膀胱结石时,排尿困难加重,结石位于膀胱憩室内时,多有尿路感染的表现。
(3)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出现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排尿时疼痛明显,可放射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可伴有会阴和阴囊部疼痛。
2.辅助检查
腹部X线平片多能发现结石的大小、形态和位置。排泄性尿路造影、B型超声、膀胱镜、CT等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尿石症的鉴别诊断
1.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且牵引背部作痛,疼痛不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墨菲氏征阳性。经腹部X线平片、B超及血、尿常规检查,两者不难鉴别。
2.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症,麦氏点压痛,可有反跳痛或肌紧张。经腹部X线平片和B超检查即可鉴别。
尿石症的辨证论治
结石横径小于1cm且表面光滑、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采用中药排石;对于较大结石可先行体外震波碎石,再配合中药治疗。初起宜宣通清利,日久则配合补肾活血、行气导滞之剂。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蕴结证
证候: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三金排石汤加减。
②气血瘀滞证
证候: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治法:理气活血,通淋排石。
方药:金铃子散合石韦散加减。
③肾气不足证
证候: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肾益气,通淋排石。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可酌加黄芪、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丹参、穿山甲等。
2.总攻疗法
(1)适应证:结石横径<1cm,表面光滑;双肾功能基本正常;无明显尿路狭窄或畸形。
(2)方法:总攻疗法以6~7次为1个疗程,隔天1次,总攻疗法治疗后结石下移或排而未净者,休息2周可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多次使用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进行总攻疗法时,需口服氯化钾1g,每日3次,以防低血钾。
3.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选择使用体外震波碎石或手术治疗。
尿石症的预防与调护
1.每天饮水量宜2000~3000ml.若能饮用磁化水则更为理想,饮水宜分多次进行。
2.应调节饮食,合理进蛋白质饮食,有助于上尿路结石的预防。痛风患者应少食动物内脏、肥甘之品。菠菜、豆腐、竹笋、苋菜之类不宜进食太多。
3.及时治疗尿路感染,解除尿路梗阻。